第11章,指婚

记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当你把某件事情忘记的时候,可能永远都不会记起。可是,如果被某种芥子处及,马上又会想起,并且颜色鲜明,仿佛就像昨天才刚刚发生的一样。

宜妃和乌尔苏,只九年前勿勿相遇过一回。不久胤禟生病,宜妃带他先回京休养。早就把乌尔苏忘在了脑后。可今天见了,一下子就又勾起了当时的回忆。

一想到自己的那个小冤家,再看看现在婷婷玉立的乌尔苏,宜妃心里瞬时就像喝了清凉茶一样,从头到脚一身的舒爽。笑咪咪的下了撵,新手扶起了乌尔苏,拍着她的小手儿说:“好孩子,我们可有些年头没见了,当年你还是个小小的玉人儿,这一晃,就成大姑娘了。”

转过头又吩咐,带着乌尔苏的春杏:“好好的服侍你们姑娘,用心着些。福儿,看赏!”

“奴婢遵命!谢谢宜妃娘娘赏!”春杏敢紧磕头谢恩。

“好孩子,你先去看太后娘娘吧!下午我在宣你,我们可要好好聊聊。”宜妃温和的对苏尔说道。

然后,她也不等乌尔苏回答,转身上撵。乐呵呵的就进了翊坤宫。

这时春杏才敢起身,再回身看乌尔苏的时候,眼里有着浓浓的、深深的惊喜。看来这位姑娘是得了宜妃娘娘的青眼了,前途光明呀。自己要是服侍的好了,备不住将来能将自己要走。那可就是自己走了一辈子的大运了。所以对着乌尔苏是更恭敬、服顺了。

乌尔苏见了宜妃娘娘,心里也是喜忧参半,说不好是个什么滋味。也只是默默无语的和春杏向寿安宫走去。

“福儿,你可还记得这个乌尔苏!”宜妃坐在正殿的宝座上,一脸兴奋的和身旁福儿说话。

“回娘娘,奴婢原来到是忘了个精光。可今天一见到她,马上就想起来了。当年皇上巡边时,这位姑娘和她的额娘还有外祖母,可不是,来过给太后娘娘请安吗!”福儿也是想起了,当时的情景和宜妃谈论了起来。

到是一旁的李嬷嬷,那天留下给宜妃,看着帐子没有跟去。没过乌尔苏,不过也接过话茬儿,说道:“老奴,到是没见过当年那姑娘是个什么样子,不过今天看着却道是个好的。宫规礼仪丝豪不错,眼光清明,一看就不是那等爱迷惑人的狐媚子。”

宜妃也跟着点头,“可不是,离得老远我就看着了。心想这是谁家的姑娘啊,端得好气度。再离近一看,更是一脸的好模样儿,没有一点儿那腻歪歪的汉味儿,当得起我们满人的贵女。”

李嬷嬷虽然是这么说,可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主子,随说这个姑娘看着是个好的。您要是想把她指给九爷,也算是一庄好事。可~可老奴看着您,怎么学这么起兴呢!难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