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柳絮的婺源老家(一)。

中考很快就结束了,通知书还没到,苏晨还不知道他们被哪个高中录取,虽然苏林表示其实他们可以凭他们的人际关系知道苏晨和莫辰被哪个高中录取了,但苏晨还是拒绝了,还很郑重地说,“不要用关系提前知道,这样就很没意思了,和大家同时知道才比较好玩。”其实她的大家,也就四个人,她,莫辰,宋聆,陆景,当然,她的朋友也仅限于这个圈子,其他的人倒无所谓,谁被录取,谁笑,谁哭,都和她没多大关系。

四个大人觉得,也是这么一回事,于是四个大人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去郊游,让两个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两个孩子之前备战中考并不是非常紧张,但还是需要放松放松。

雷厉风行,是柳絮的作风,所以,这个周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奔向了柳絮的老家,江西婺源,柳絮的家就在婺源的中元镇桃溪。

村里大多是古老的建筑,规模很大,颇有文化底蕴,大街小巷深出宁静,青石铺满了一条条小路,曲径通幽;红砖黛瓦,和现代化的城市很不一样,飞檐翘角,多是不重样,不会像看大城市里的建筑,多是大同小异;这里是徽州文化的起源,建筑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飞彩描金,颇有种走进明清朝代的感觉。

存旁还有条河,河水很清,大清早,会有成堆的妇女在河边洗衣,一边洗衣,一边聊家常,这个说,张家的媳妇真懂事,那个说李家的孩子生得水灵,总也离不了孩子,却也体现了她们的朴实善良。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柳絮便感慨良多,村里的人大多热情,见着一次这么多人,都好奇地看,一见,这不是柳家的考上大学的小女儿柳絮絮丫头么,便笑着打招呼。

柳絮也是有些热泪盈眶,真是太久没回来了,大家都长大了,村里的大人也老了,巷口的樟树也老了许多。

一进巷口,便看见了一张旧旧的摇椅,应该是张伯的。

巷口第一家是张伯家,张伯喜欢夕阳西下时搬一张摇椅,坐在张家门口抽旱烟,咕噜咕噜,抽一口,会和正在巷口玩的小朋友们吆喝,“来,和你们说故事。”张老伯的故事多是稀奇古怪的,柳絮最喜欢听他说故事了,许久不见,都不知道张伯怎么样了,怕是也老了吧。

柳絮学着张伯的口气,中气十足地对着雕花木门里喊,“张伯,张伯。”

出来了一个头发灰白的老人,但还能看出他身体很好,走路也不蹒跚,只是脸上有了许多皱纹,见是柳絮,一时没想起,问,“你是?”

柳絮顿时眼眶都红了,“张伯,我是絮丫头。”苏晨极少见柳絮这个样子,既开心,又有些难过,想,母亲小时候,大概真是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