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云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您说的没错,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哲学家不仅仅是哲学家,有一些经历过痛苦与磨难的人们,他们总是可以写出那些令人反思深沉的语句来,实在是不可思议。”苏逸云云很神奇的对孔子说道,的确是这样,一些经历过痛苦与磨难的人,他们总是能够写出令人深思的语句。这让人不得不佩服。
平平淡淡的话语,在经过他们的笔尖之后,就拥有着深刻的哲理,让人不得不感同身受。
孔子一听苏逸芸这么说了,呵呵的摇着头,对苏逸云解释道:“苏先生,他们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华丽的诗篇。而且一些平淡的字词在经过他们的笔尖,却让人感到震惊不已。你不知道吧,经历过生与死的磨难之间,人世间总是痛苦的。而他们经过了痛苦的折磨。所以才能够写出如此奢华壮丽的诗篇。”
孔子摇着头对苏逸云摇着头解释着自己的看法。
孔子的话让苏逸云听了很是震惊,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那一刻,能够写下如此宏伟壮丽的诗篇的人,不是疯子,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我记得曾经有人就这么说过,疯子跟诗人。只是一线之隔。
苏逸云叹了口气,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忍不住的想到自己以前最喜欢的诗人海子,他的诗篇总是让人觉得安静祥和,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海子。最后的结局竟然会是卧轨自杀,真是一场世界的遗憾。
苏逸云深深的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样说了因为这种诗人总是独立专行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写出这样优秀的诗篇。
孔子见苏逸云感同身受的摇着头,忍不住的笑呵呵的对苏逸云问道:“苏先生非常赞同老朽的话吗?”孔子乐呵呵的对苏逸云问道。
苏逸云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的确是这样的,便对孔子说道:“孔老先生,您说的没错,这件事情。我认为您是对的。只有经历了那种磨难之后,才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诗篇,没有经历过痛苦绝对不可能写得出来的。”苏逸云摇着头,对孔子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孔子忍不住的摇着头。对苏逸云说道:“的确是这样,生活带给他们的磨难所造就了他们,对于生活对社会的感悟。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他们,对于希望,对于未来的充满憧憬。”孔子,摇摇头对苏逸云说道。
苏逸云深深的叹口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孔子见苏逸云如此的态度是如此的低沉忍不住的摇摇头,转移话题,对苏逸云问道:“苏导游,刚才你说那一位孟子他跟我的理念是并不相同的,可否告诉我一下那一位孟子他的理念是什么呢。”孔子有些好奇的对苏逸云询问道,他引以为知己的孟子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