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战场打杂的,这个位面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直到“骑兵”们改乘装甲车为止。
“不止是骑兵,步兵的战术,甚至炮兵的战术都要随之改变。”左恒柏接着说:“再坚定的排枪队在这东西面前都站不住脚——纯粹的屠杀而已,这简直相当于1000个步兵或者10门发射榴霰弹的大炮!”
李华梅对这东西有这不同的见解,在她看来,12毫米口径的弹药对陆军或许够用,但对海军来说,似乎显得威力过小。
按照她的实战经验,今后,无论是面对西方舰船,还是库夏的常规帆船,12毫米弹药只能有效对付长船级别的目标,或者用来近距离清扫大船的甲板。
想要用这种东西击沉300吨以上的克拉克、加列之流,会非常困难。
但欧扬表示,这架机枪可以放大到30到40毫米口径,如果装填苦味酸,这种口径的弹药秒杀敌军帆船并无问题。
特别是,它可以用来拒止敌人对华夏海军最具威胁的东西——火攻船。
以高射速对付数目众多的火攻船,每艘命中1到2发足以,这样,一艘安装2门欧扬机枪的运输舰,就足够阻挡几十艘小型火攻船。
李华梅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设想确实有道理,黑海海战之后,她一直在考虑如今华夏主力舰船火力过剩的问题。
以“蚱蜢”号为例,对付300到400吨级别的常见敌军帆船,100毫米炮的威力和70毫米甲板炮的威力其实是一样的——全都是一炮秒杀。
倒是射速问题,给她带来了很多烦恼——她的单位时间火力投放量,不足以平均给每个敌人目标一发命中。
对一些长船级别的小船,为了节省炮弹和把火力尽可能释放在更重要的目标上,她干脆只能放过,这还给她带来了一点威胁——如果不是有海兵队的排枪,有几艘长船差一点就跟她接舷了。
如果能把欧扬机枪放大到30到40毫米口径,一艘“蚱蜢”级别的小船就可以多携带两架,或者干脆把70毫米甲板炮全都换成同样能上陆作战的机枪。
这样,再面对类似黑海海战那种局势,李华梅甚至有信心把长船也一起扫干净!
“看起来,仅仅是这一样东西,我的投资就不算亏本!”
吴王陈厚熜哈哈大笑。
他不在乎职业军官们的忧虑,也不必像左恒柏、李华梅他们一样先考虑这种武器大规模铺开后的战术改进,以及如果这种武器扩散出去,华军自己应该怎么应对。
吴王殿下只需要知道,这种武器能让华夏帝国以更小的代价,打倒更大的敌人,这就足够了。
因为这意味着,华夏可以把自己的意志,更快,更广泛的推广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