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寻找线索

说起三星堆遗址青铜馆的镇馆之宝就属青铜纵目面具和青铜神树,其中青铜纵目面具为三星堆“六大国宝”之一,宽1.38米,高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

其面部表情十分清晰,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

中国《光明日报》记者曾称之为“天外来客”(外星人),因为其相貌奇特,五官呈几何图案,近似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兽面纹。

而且睛球突出为圆柱形(最大均外延30厘米),中间还有圈状的“箍”,两只大耳朵向左右翘起,里面有简洁的纹饰。另外阔鼻梁高,鼻翼呈图案状。只有嘴用三条向上的弧线组成,使之面带微笑。

由於形象奇诡,因此才有人认为他是“天外来客”,成为三星堆遗址中的“大明星”。最起码不是普通人,因为人不可能有那副尊容。但它到底是谁的形象?在祭祀中起什麽作用?似乎还没有定论。

有三星堆考古学家曾指出,“青铜面像”是蜀族所宗的祖先神,或表现了一个神、鬼、人的集合体,是神话中的“烛龙”氏;但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古蜀人的王蚕丛。

《华阳国志》记录我国西南部历史时,对古蜀国有过这样的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而所谓的其目纵,就是说蚕丛的眼睛和螃蟹的眼睛一样,是突出来的,所以他能在穴居的岷山看到了遥远丰茂的成都平原。

不管真相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青铜纵目面具,世人最一致的看法就是,它是一个祭祀用具。

但为什么要如此崇拜它,它的造型与法力对古蜀人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以及它为什么是蜀人的祖先神,有待于进行认真的探讨后,才能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而另一件青铜神树更是国宝,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

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

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