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英译本,多半已经绝版;辛孟士是他在英国的一个知己,他的三篇最有名的剧本都是辛孟士亲自翻译的——(1)The Dead City,(2)La Gioconda,(3)Francesca da Rimini——(一)(二)是散文,(三)是诗剧。我那时看过了,便不忍放手,但我访问了无数的书铺,在康桥与伦敦,都是一例的失望,图书馆里借来的又不便匿据,我发了一个狠,想把三部书一齐翻成中文,回国时也是一件外国带回来的礼物。我先着手《死城》;花了六个下午与黄昏的工夫,也不顾腕酸与背痛,居然完成了一部,此后我又翻阅了丹农雪乌的小说与诗文,在一月内又草成了一篇粗率的介绍,放在我的书箧内已经有三个年头,也不知是舍不得,还是难为情,这一小方的礼物始终不曾送出。这一点子的礼物,即使可算是礼物,实在是太不成体统,此次我在山里闲着掏出来看时,自己也不觉颜赧:那篇论文是像一个蒸烂的寿桃,也许多少的糯米香还在着,但体态是不堪问的了;那篇译文是像一个初次进城的村姑。脂粉太浓了不好,鞋袜太素了也不好。最简便的办法,当然是不让露面;最不简便的办法,当然是重新来过;但我既不肯牺牲,又没有勇气,结果只有修改一法,虽则明知是不能满意的。
义大利与丹农雪乌
一个民族都有他独有的天才,对于人类的全体。玛志尼说的,负有特定的天职,应尽特殊的贡献。这位热心的先觉,爱人道爱自由、爱他的种族与文化,在义大利不曾统一以前,屡次宣言他对于本国前途无限的希望。他确信这“第三的意大利”,不但能摆脱外国势力的羁绊,与消除教会的弊恶,重新规复他民族的尊荣,统一与独立,并且还能开放他创造的泉源,回应当年罗马帝国与文艺复兴的精神与文采,向西欧文化不绝的洪流,再输新鲜的贡献;施展他民族独有的天才,增益人类的光荣,调谐进化的音节。如今距义大利统一已经半世纪有余,玛志尼的预言究竟应验了不曾?他的期望实现了不曾?知道欧洲文化消长的读者,不用说,当然是同意肯定的。这第三的意大利,的确是第二度的文艺复兴,“他的天才与智力”汉复德教授(Prof。CH。Herford,The Higher Hind of Italy,1920)
说的,“又是一度的开花与结果,最使我们惊讶的,是他的个性的卓著;新欧的文化,又发现了这样矫健,活泼的精神,真是可喜的现象。我们随便翻阅他们新近出版的著述,便可以想象这新精神贯彻他们思想的力量,新起的诗文,亦是蓬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