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如今在大宋朝这个叫周庄一个小村子繁衍出大批的后代,尤其是南瓜,并开始向周边蔓延,隐隐有成为主粮的趋势。
对新的事物,村里人都将信将疑,或持反对的态度。周秋的姑夫是个老古板,坚持不种新的农作物,也不让姑姑种,说什么这不是神农氏传下来的。
“娘,这次姑姑带南瓜回去,不知道姑父那个死脑筋吃不吃南瓜?”周秋拿起黑面饼咬了一口,“书读成这样,也算是奇葩。”
“他怎么能不吃呢,你姑父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周三婶见周贵干了酒,便起身给周贵盛了饭,“没人看见的时候,他吃得比谁都多。”
南瓜之所以瓜菜半年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容易储存。收获的南瓜只要保存得好,直到来年开春,也不会腐烂变质。所以被穷人的认为是秋冬青黄不接的时候的最主要的食物。在后世的五十六十年代,一度取代了粮食南瓜最重要的吃法就是熬粥,大多是清水熬,带点甜头,比较好吃。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加一些白米或者高粱米。无论哪种吃法,当熬好之后,不用尝,当看到南瓜呈金黄色的细飘散开来的时候,看着都眼馋呢。
村私塾里的于歆老先生,吃了南瓜之后赞口不绝。出外访友,极力宣传。有一回,他将南瓜子带到了丰城,送给老友蔡先生。“这南瓜极易种植,且产量极大。最适合度过荒年。”老友将信将疑,就在一处荒废的园子里种下几颗,便不再过问。大暑之后,蔡先生想起了园子里的南瓜,便带着小厮去查看。满地硕大的南瓜惊得蔡先生一屁股坐在地上,方相信老友所言不虚。
现在丰城的人们都一致认为于歆老先生是大宋种植南瓜第一人,至于那个毛头小子周垣,则被自动的过滤。
周垣听说后,一笑而过,也不让周贵解释。他不想被人们视为妖孽,于歆老先生做自己的挡箭牌,再合适不过了。在带来的所有农作物中,唯一不受欢迎的辣椒,周三婶首先不怎么喜欢。原因是二叶偷吃了辣椒结的红果子后,被辣得哭了半天。周三婶扭着周垣的耳朵,“小垣,你怎么在咱家里种毒草?”周垣忙道,“婶,这是做菜的用,可以当做调料使用,不是毒草。”
周三婶半信半疑,松开了拧周垣普耳朵的手,“熊孩子,那你怎么不早说??”
晚饭过后,周垣将经营自行车的事情,对周贵说了一遍,“三叔,生意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那我就试试看吧。”周贵说道,“你离开的这些日子,朱家姑娘来了几回,希望你尽快登岛。”
周垣一拍大腿,自己居然忘了和朱兰儿的约定。“明天我到湖心岛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