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帝国的发展成就 2 农业篇,

陕西汉中第十集体农场。

早上,农场场部广播站在播放了一段秦腔之后,公布了一个通知,要求集体农庄的职工,去供销社抢化肥。

之所以抢,主要是因为要赶上秋种之前,把磷肥、尿素、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地里,这样就可以保证明年的收成/。

现在,帝国的各个农场已经尝到了使用化肥的甜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这句话隐含着华夏人古老的智慧。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农业必然会因为地力的衰退而歉收!

早在商朝时期,华夏人的老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粪肥增加产量,但是那些欧洲人却不懂这些,只能采用轮作的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原先一亩地能打三四百斤水稻,现在至少也是七八百斤,数量整整翻了一番。

即使那些以前很不信邪的老农,也开始认可了那些神奇的肥料。

民以食为天。要知道以前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饭或者白面馒头,现在可以天天吃到了,这一切都归功于帝国的化肥工业。

当然这不是说农家肥不用了,帝国每年从中亚大草原、漠北草原进口的羊粪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些草原蛮族非常奇怪,“华夏人购买羊肉羊毛,为啥还要羊粪?”

令牧民头疼的羊粪,在华夏农业部的官员眼里成了宝贝。

在亚洲北部大草原,普普通通的一个羊圈,就有好几百只羊,几个月就能堆积出三四尺厚的羊粪。

因为羊粪中含有大肠菌、线虫等病菌和害虫,若不清理干净生了细菌,羊就会容易得病;直接堆到草原上,会导致病虫害的传播及牧草发病,而且还会造成烧根烧苗现象从而破坏草场,于是羊粪成了牧民们的“罪魁祸首”。

现在华夏农业部以及生产建设兵团、集体农场统一收购羊粪,农牧民的心里乐得开了花。把一车羊粪交到收购点,就可以换一只铁锅或者几斤盐巴,天下就有这样的好事。

粮食生产,关系到新生帝国国家政权的安危。朱明王朝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而最终失掉天下的。

所以,周垣和帝国高层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

帝国参议院为此成立了农业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化肥、种子工业、农机工业。

让咱们先把目光投向化肥。

帝国的化肥工业,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那些连农家肥都不知道的欧洲人、非洲人和美洲原住民,更不知道化肥是怎么回事。

直到十多年之后,第一批欧洲留学生回国。

欧洲的农民才知道,原来他们每天排出的废弃物还是有用的。于是,争抢茅厕里面的污秽之物,在欧洲各地城乡上演!为此还上演出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