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对朝贡贸易极为反感,“那些撮尔小国的贡使,极其奸猾。贡使入京便骚扰一路,给沿途老百姓造成很大负担。沿路有司出车载运,多者百余辆。男丁不足,役及女妇。所至之处,势如风火,叱辱驿官,鞑挞民夫。官民以为朝廷招怀远人,无敢与较,其为骚扰不可胜言。”
“更有甚者,那些蛮夷贡使还故意沿途滞留,以便趁机采买一些所需之物,从而更给沿途军民增加了不少负担。“递年进贡,去而复来,经过驿传,凡百需索。稍不满其所欲,辄持刀棍杀人。甚至乘山东饥荒之际,盗买流民子女,满载而去,害民亏国,良可痛恨。以彼无用之物,易此有用之财,我等窃为朝廷惜之。”
卢象升来帝都参加帝国参议院年度例会,听完杨鹤之言,有些惋惜的说道,“臣担心那些荒蛮之地的那些番鬼来因感到无利可图,干脆不再来贡。多少损了帝国的一些颜面。”
“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周垣笑道,“如果外方的那些番鬼不听话,我们正好寻个不是。派兵把他们教训一顿,让他们知道有些人和有些国家是绝对不能惹的,有些游戏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众人也跟着大笑。“皇帝陛下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付外方的那些番鬼,向来是无往而不利。”
周垣在此后与法国首相黎塞留会谈时候指出。“帝国政府奉行务实外交,并于不计较国家、地域名称,也不受限于意识型态,在国家名称及交流形式上采取弹性立场,但重视实际交流内容,追求实际外交权益。”
法国首相黎赛留由对此表示赞同,“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铁与血才是最真实的,一切花言巧语的背后,都是瞒和骗。”
在华夏帝国的支持下,法兰西王国和瑞典王国,对哈布斯堡王室的战争,最终以法兰西和瑞典王国胜利而结束。在华夏帝国总参谋长李岩的见证下,哈布斯堡王室,法兰西王国,瑞典王国,在中立国瑞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合约加强了德意志境内诸侯的权力,进一步削弱了哈布斯堡皇帝的地位。不经诸侯同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权宣战、媾和、课税、征兵。哈布斯堡皇帝权力的削弱和德意志四分五裂局势的继续是符合法国的利益的。此外,法国还得到莱茵河畔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以及西班牙的鲁西荣地区。瑞典除得到西波美拉尼亚、不来梅等领地外,还得到大宗赔款。
哈布斯堡王室在西欧的霸权衰落,法国的霸权代之而起,黎塞留达到了权力最高峰,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次日,《华夏日报》刊登了皇帝陛下的谈话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