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干旱情况加剧,数月无雨,但是由于这里的百姓大部分已经迁入到北美洲,澳大利亚,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及非洲,只有生产建设兵团和集体农庄集体农场,所以并未出现历史上那种悲惨的状况,“百姓茹土食菜,并无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泽量,言之堕泪。”
依靠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北方五省农田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6月底,周垣在乾清宫召开全国防旱防涝抗灾会议暨气象学、天文学、流行病学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华夏军队代表、帝国防洪抗旱指挥部代表、长江水利委员会代表以及帝国民政部,国家天文台,帝国气象台,帝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帝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帝国大学气象学院、帝国医科大学的代表。
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防旱抗涝与气象学、天文学、流行病学搅和在一起。
周垣开门见山的说道,“朕夜观天象,发现7月初,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所以要求大家,做好防洪抗灾准备。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能发生感冒大流行,我们的海外省地域辽阔,帝国政府还要做好防疫准备。”
作为帝国的内阁首相,翁济世大惊失色,“陛下所言,可是真的?”
“首相大人,此等大事,我岂能戏言?”周垣指着地图说道,“江浙沪一带,之所以发生水灾,主要是因为太阳黑子活动比较少、甚至进入休眠,输送到地球的能量少,今年的夏季风比较弱,雨带大幅度的南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样就造成了北方的持续干旱,而南方降雨较多,形成水灾。。”
“请问陛下?什么是太阳黑子?”一位青年学者举手提问。
周垣目视开普勒,“开伯爵,我想这个问题最好由你来回答。”
开普勒拿着讲稿,走上讲台,对于台下深施一礼,“帝国天文台在皇帝陛下的提示之下,运用特制的望远镜观察太阳,从而发现了太阳黑子,同时,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天气、自然灾害、无线电通讯以及疫病流行,有着很大的关系。”说吧,开普勒打开幻灯机,给大家展示太阳黑子的照片,“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
“我们研究,陛下提供的资料发现,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太阳黑子温度大约为3000-4500℃。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