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帝国高原上乌思藏地区三竹节城,后藏上部之王藏巴汗噶玛丹迥旺波从父亲彭措南嘉手里接过权柄之后,不仅控制了阿里地区,同时兼并了四周包括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白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弱小部落。
自此,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东南至冈底斯山中段;北倚昆仑山脉南麓,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段的大片区域,都掌控在丹迥旺波的世俗政权手里。
藏巴汗是反新噶当派同盟的铁杆支持者,为了自己的信仰,曾经两次出兵攻打新噶当派控制的地盘、喜马拉雅山南部小割据王国不丹,将异教徒屠杀一空,顺便把那里的女人给叉叉圈圈。
张献忠的大西军进入南亚次大陆之后,藏巴汗卖了一个人情,将不丹送给了张献忠,以取得张献忠对他的支持。
帝国中央政府的地质考察队和测绘部队进入阿里地区,藏巴汗给予的物质和人力的支持。周垣高度赞赏了藏巴汗的大局观,委托罗汝才给藏巴汗送去了大量的工业产品。
藏巴汗请求华夏帝国皇帝,派遣测绘部队进入克什米尔,“这是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辖区,帝国政府不能放弃。”
周垣深以为然,“,自公元7世纪起,克什米尔就属于帝国的地方政权的吐蕃,1242年吐蕃全境并入我元朝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明朝初年,洪武皇帝任命搠思公失监为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设立,进一步的表明,克什米尔地区是华夏帝国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帝国的测绘部队,在藏巴汗向导的带领下,翻越喀喇昆仑山,进入克什米尔,对乔戈里峰、帕尔巴特峰进行了测绘,之后,南下至查谟丘陵地带,对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进行水文考察。测绘部队所取得的数据,为修建克什米尔与外界的公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帝国的测绘部队离开之后,藏巴汗派遣移民大军进入克什米尔谷地,这里海拔较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降水丰沛,河流纵横,平原或谷地地区,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粟、油菜,很快成为帝国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粮仓。
对于高原上的地方宗教异端势力邀请蒙古和硕特部汗王顾实汗图鲁拜唬入藏,藏巴汗大为不满,破口大骂新噶当派引狼入室,坏了祖宗的规矩,自家兄弟打架,拉个外人当帮手。不过骂归骂,藏巴汗还是在与却图汗和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结成反新噶当派同盟的同时,再次向帝国中央政府皇帝陛下周垣宣誓效忠并寻求进一步的支持。
周垣很高兴藏巴汗如此识时务,亲自接见了藏巴汗的特使以及送来的宝石以及虫草等珍贵礼物。在会谈当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