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南京
紫禁城广场。
21响礼炮声过后,华夏帝国皇帝周垣陪同意大利贵宾斐迪南二世踏上红地毯,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检阅了阵容强大的华夏军三军仪仗队。
华夏英雄三军仪仗队由来已久。在华夏军成立之初,周垣就就从自己的亲兵卫队中,挑选部分战士,组建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礼仪分队执行任务的时候,与军乐队配合,象征着华夏军的最高礼仪。
华夏帝国在南京建国,礼仪分队便改为陆海仪仗队,隶属于皇帝陛下的近卫部队,与华夏军军乐团、华夏军礼炮部队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包括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以及在紫禁城广场担任国旗升旗仪式。
帝国空军建立之后,陆海仪仗队发展为陆海空仪仗队。除了国家级的仪仗队之外,华夏军的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帝国防卫队和各省、自治省的国民警卫队都有自身的仪队。
三军仪仗队的招收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条件合格,绝对忠于皇帝陛下,1米75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
经过初选之后,三军仪仗队队员首先要练习站军姿。
周垣亲自指导军姿训练,指出,“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也是军人的必修课目。在三军仪仗队的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的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在练习站军姿的同时,仪仗队的官兵还要进行正步训练。战士们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七双皮鞋,而且每一个士兵脚上都有磨破的伤痕。
为了面对外宾时能够神采奕奕,不卑不亢,华夏军的仪仗兵还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4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
后来应克里斯蒂娜的要求,在帝国建立十年,帝国的陆海空仪仗队开始招收女仪仗兵。为了表示民族平等,帝国的女仪仗兵还招收了白种人和黑种人女战士。
首批120名女兵,从华夏军的各个军区以及海外兵团经过严格的程序,层层选拔而来,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很多还是来自酋长、贵族、土司家庭。这些女兵在服役六年之后,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有的甚至主政一方。以致于后来有人将女仪仗兵的选拔成为女人的小高考,只要能够成功的当选为女仪仗兵,就等于跳出了龙门。
当然,这些女孩子无论品貌还是学识,都是一等一的。娶到家里,是一种享受和体面。因为她们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开得起豪车,买得起洋房!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