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出门不容易。那就想法让自己舒服点。
于是,有钱的人尽可能舟车助步。至于宁采臣那样的穷书生,只能让两只脚吃尽辛苦,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到兰若寺去住宿。在荒废的寺庙内能够碰到什么,大家都懂的。
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他的学生子路、冉有等名人,都是有车一族也是爱车一族。至于在历史书上没有挂号的有车酱油党,这里忽略不计。
作为一名资深老司机,孔子强调“御”。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就是有驾驶执照,会驾驶牛车或者马车,或者是战车。
孔子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有自考驾照的第二位大牛。
第一位牛人是著名的姜太公,他曾经让周文王替他拉车拉了808步。按照后世的说法,大概有一公里多一点。我想从古至今,世界上没有比姜太公再牛的人了。你再有钱也不行,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先生,美国总统也不会给你拉车。
孔夫子他老人家不辞辛苦,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启东方文明之花,所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
最艰难的时候,孔教授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即使郑国人说孔夫子像一只发呆的丧家之犬,孔子也坚持不能卖掉牛车。
“我曾经做过鲁国的最高法院院长,虎死不能倒架。所以同学们,无论多么艰难,你们都要帮助老师解决温饱。车必须保住。步行绝对不可以。这不符合我老人家的身份。”
“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
战国时期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冯谖就曾在自己的老板孟尝君面前,弹着剑把自娱自唱,“孟老板,又想让我给你出力,第一条必须有辆车,我不一定要宝马,普通的桑塔纳也行。然后有鱼吃,有高薪水拿来养活我老娘。”
可见车对冯谖的重要,其次才是吃的。
春秋战国时候,马的数量不多,估计冯谖坐的是牛车,并且还是一头牛拉的车,和孔老夫子的待遇差不多。
大秦朝的国家元首秦始皇大大也是爱车一族。不过出行的规模就比孔夫子、冯谖以及诸侯国王大多了。
有钱就任性的秦始皇乘坐高车驷马,以黄绫为顶,嵌金缀宝,黄金为饰,珠玉为帘、绝尘而去,呼啸而来,威仪赫赫。
西楚霸王项羽小同学,从小有着重无比崇高的理想,他指着秦皇秦始皇的车队发誓,“彼可取而代之也。”嫉妒之极,无以言表。
秦始皇的气势让后来坐着牛车上班的大汉皇帝刘邦同学感到很汗颜,“没办法,谁让俺穷呢。买不起好车。”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