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战役结束之后,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局面。
随着汉嘉公路、川陕公路、以及众多支线路段的逐步畅通,天府之国四川的稻米可以大批的运往汉中,然后转运到西安、榆林、固原市、兰州等地,直到嘉峪关。
陕甘宁的粮价逐步而落。军民们捧着华夏军提供的粮食,无不喜极而泣。那些囤积居奇的无良商人,破产后很多人跳河自尽。
华夏军政委员会又以工代赈的方式,招募流民,修建水利工程,开发荒地,建设集体农庄、集体牧场,极大的安抚了陕甘宁军民人心。
虽然还有小股的绺子、土匪、马贼在陕甘宁为非作歹,但还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依靠集体农庄、交通线上的兵站、华夏军卫戍部队随时可以土匪进行灭顶式的打击,但是,周垣不允许华夏军战士这么做。
华夏军政委员会需要养寇自重,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敲打那些居住在城市里的明朝官员、明朝军队以及对华夏军持不满意见的人。
三边总督杨鹤现在感到一种从来未有的轻松。
他引以为豪的剿抚并用政策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落实,给那些看他笑话的朝廷衮衮诸公,狠狠滴扇了一记耳光。
以周垣、洪承畴和贺人龙等为首的将士在凤翔战役中,歼敌数万,可谓是战功卓著。
杨鹤命令三边总督行辕将将士们的功劳报到京师,盼望着朝廷能给个奖励什么的。自己虽然看淡了功名利禄,但是,手下的官员们还是渴望升迁的。
不想报捷文书一到京师,大明首相温体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质疑,“怎么可能?就凭官军那个熊样?怎么能打那么大的胜仗?撒谎也得有点靠谱吧?”
“官军是经常杀良冒功的,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兵部尚书梁廷栋自揭老底儿。
“杨鹤这是想功劳想疯了。”
而朝廷的其他官员,大多与三边总督杨鹤关系很差,自然也不会为他添好言,更不要说锦上添花了。
还有的人是羡慕嫉妒恨,唯恐天下不乱,纷纷上书朱由检,要求彻查此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次实实在在的军功竟被认为是弄虚作假。
朝中文武官员的诬陷和诋毁,加深了皇帝朱由检的怀疑。他现在连监军太监从陕西发过来的密函也不相信了,武断的认为整个三边都在欺瞒他,“该死,一个个都该死。联合起来欺瞒朕,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很不幸,打了胜仗的明军将士们不但屁的功劳没有,而且还要蒙受冤屈,就是军饷也一直拖欠着不发,要不是给华夏军修路挖煤开矿,他们早就饿肚子了。
官兵听说此事后,对朱由检非常不满,“姓朱的都特么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