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狗似的。
三朝要典的编纂者冯铨、原兵部侍郎金之俊在《华夏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国不可有二主并存,否则百姓心存二意,必将导致国家的混乱。”请求皇帝陛下将南京正式定为华夏国国都,京师的朱由检在官方的称呼中,一律称为信王。
信王是朱由检登基之前的封号,冯铨、金之俊这样讲,有些侮辱的意思。
京师
朱由检暴跳如雷,一连打死了四个端茶送水的小太监。《华夏日报》居然改称他为信王,这让他情何以堪。我现在还是皇帝啊,并没有退位。大骂冯铨是逆党权翼,贪墨败类。
朝廷的官员,无不掩嘴而笑。毫无尊重朱由检的意思。
不过让朱由检感到安慰的是,他还有几个死忠分子。阎尔梅从徐州跑到京师,在《大明日报》上,公然污蔑华夏朝廷是沐猴而冠。
只是因为《大明日报》销量太小,才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折。
在那个平行时空,明朝灭亡后,阎尔梅便投入反清复明的事业中。毁家散财,奔走十几年,最后还是失败了。
老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非常的固执,一条道走到黑,不管他对和错。
在乌江渡口,阎尔梅奋笔:\“阴陵道左困英雄,骓马长嘶千里风。成败任妨争面目,不随亭长渡江东。\”
故友胡谦光在沛县当一把手,看他孤苦伶仃,致书阎尔梅,劝他做官,“好歹也把自己的生活问题给解决了。”
不想阎尔梅是铁了心的不与清廷合作,还写了一首诗骂自己的老朋友,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态度。
《绝贼臣胡谦光》:\“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坐。一笑置弗答,萧然湖水滨。湖水经霜碧,树光翠初年。妻子甘作苦,昏晓役舂薪。国家有兴废,吾道有诎申。委蛇听大命,柔气时转新。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周垣听说此事后,笑道,“读书读到如此愚忠的份上,阎尔梅也算是第一人。”
阎尔梅向皇帝表忠心,却没有得到朱由检的认可。前明朝野上下很反对这个搅屎棍不明事理,将他逐出京城。
无奈之下,他只好采取皈依佛教的形式,削发为僧,自诩\“蹈东和尚\”。
阎尔梅以河南少林寺为联络点,开始云游四方。自称是大明帝国的最后一位遗民。
朱由检听说此事后,气得七窍生烟,“大明朝还没有灭亡呢,你为什么要咒我??”
到了最后,阎尔梅成了一名人人厌恶的祥林嫂,成为大明朝最后一个不识时务者。
户部郎中刘成治决定为自己刷一下名声,看过阎尔梅的文章之后,对他的老婆说道,“国家养士三百年,岂遂无一忠义。以报累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