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战河南 (3)

唐王朱聿键同学受到华夏国皇帝周垣的亲切接见,并被任命为河南参议院终身参议员。

“陛下,臣愿意捐出50万亩上好的良田和一万担粮食。”朱聿键决定投桃报李,“除此之外,再贡献10万两白银。”

“粮食捐给帝国农业部,银子捐给帝国银行。”周垣笑道,“至于那50万亩良田,王爷无需捐出。我建议,王爷可将唐王府的资产和土地,折合成银两,与帝国农业部一起,共同组成唐王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帝国农业部,拥有51%的股份。你看可好?”

朱聿键见自己的资产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了政治地位,对周垣感激涕零。

王府长史张书堂被任命为唐王府博物馆馆长,标志着最后一代唐王到此画上了句号。

《华夏日报》对此事作了详细报道,周垣称赞唐王明顺逆识大体。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朱由检照例摔了十来个杯子,破口大骂唐王朱聿键数典忘祖,并下令注销唐王以及秦王、肃王的祖籍。

楚王朱华奎看到这篇消息之后,嘲笑唐王是个软蛋。

蜀王朱至澍颇有远见之明,认为这是和华夏朝合作的好机会,秘密派遣特使入汉中。

襄王朱翊铭则考虑自己是不是要逃亡,可是看着自己那么厚重的家底,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至于西南偏远地区的土司王爷,则对中原的战火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谁当皇帝都一样。

东北沈阳,皇太极拿着《华夏日报》对大玉儿说道,“大明朝完了,十年之内,必然全部被华夏朝廷吞并。”

大玉儿有所不解,“大汗为何如此高看周垣?”

皇太极说道,“你看华夏军所到之处,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官兵不是“望风而逃”,就是“献城迎降”,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任前取;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在军事上,设官分治,守土不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以政治瓦解为主,军事攻击为辅。我不如也。”

大玉儿笑道,“前明朝的官兵就如此不堪吗?”

“你有所不知,前明朝官兵往往数月不发粮饷,饥饿已极,出去抢掠,又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实际地位同乞丐也差不了多少,因此并无斗志。周垣抓住这一点,对他们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结果往往不用交战,明军就一溃而散。甚至有的明朝军队,直接成建制的接受改编,年长者进入集体农庄或者是生产建设兵团,年轻力壮者,加入华夏军。军人如果在战场上死亡或者负伤,他们的家人将成为军烈属,军烈属享有很高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华夏军战士退役之后,还会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