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山西战役(1)

卒。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与农民军将领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在带兵的文官当中,卢象升可以说是一个另类。

农民军吃一堑长一智,改变了以前携老带幼的作战方式,采取来去如风的作战战术,与卢象升的天雄军打游击战。

卢象升在给皇帝朱由检奏疏里说:“以前贼寇逃窜躲避战乱,现在就去迎接兵对敌,左右埋伏,轮番承,那么剿杀的难啊。贼人人有精骑,有的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就追赶的难啊。”

而在此时,又有人出来对卢象升说三道四,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大明朝廷臣言官们嘴长三尺,对在前线作战、流血流汗的卢象升以及众多将官,妄加言论,诽谤不断。如果语言能杀人,大明朝廷的那些高官显贵们恨不得将卢象升杀死。

卢象升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

帝国政治保卫部在适当的时候对农民军表示了支持,农民军的战斗力便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开始四处出击,抢劫敲诈勒索,完全是个土匪的模样。

为了对付来去如风的农民军部队,卢象升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特种部队天雄军,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

依靠这支军队,卢象升长途奔袭,蹂躏农民军一万多人。

猝不及防的农民军作战不利,连营俱溃,被斩5000余级,积尸埴沟委堑,汾河为不流。

农民军失利后,周垣为了避免战火波及河南和陕西解放区,下令河南军区派军队开进山西,将兵峰推进到中条山一带,在晋南建立了根据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然后解放山西全境。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中条山,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关隘重叠,矿藏丰富。

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大小小的农民军武装、地主团练迅速向帝国军队靠拢,接受改编后,分别加入铁道兵部队,公路兵部队、工程兵部队以及西西伯利亚生产建设兵团。

从包头经呼和浩特,到乌兰巴托,然后到秋明的军事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动工。平均每隔30里,要建设一座堡垒,作为草原上的管理机构以及兵站,所需人员,达数十万。

明朝皇帝朱由检慌了神,下令宣大总督卢象升,务必在中条山一带阻挡住华夏军队的前进步伐,不惜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