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我们不能就这么下去。不过,我们有一种设备就专门应付这种情况的。
这种设备有些类似于纳米技术,但它的设计来源主要是以苍蝇和蚂蚁这两种生物。同时,也可以说是仿生科技。这种仿生科技就是一群电子苍蝇,具有苍蝇那种画面接收能力外,还具备蚂蚁一般的信息传递系统。
总所周知,苍蝇的眼球是异常巨大的,几乎占据了整个头部。而如此巨大眼球,所观看到的画面自然非常之多。最重要的是,苍蝇所观察的景象是一块一块组合而成的画面。单单一个眼球就有上万个画面,但每一个画面都只是非常细小的一块。不过,这种观察方式却有着非常宽广的视野范围。所以,抓苍蝇时一定要从它后方迅速下手。要不然,以这种眼球的特性,一定会被迅速躲开。
只是,这种眼球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此之多的画面组合起来却异常的复杂。所以,我们采取了蚂蚁群这种方式来传导信息。作为的蚁后的当然是戒指系统,其余的电子苍蝇全部都是公蚁。但是,作为公蚁的电子苍蝇却只有一百只。虽然对于戒指系统来说,处理两百多万个画面并没有困难。但是,一百只苍蝇的覆盖范围可是非常大的。最重要的是,这种电子苍蝇的视野范围并不大。若是有相关的电子防御手段,尽管是最低级的那种,这种电子苍蝇也会失去作用。
刚刚之所以没用,那当然是戒指系统检测出这支队伍里有类似的设备。而这种电子苍蝇的画面接收有着距离限制,一旦靠近至一定程度后就必定会被发现。即使没有那些设备,单凭这队伍的成员也能发现这些电子苍蝇。为此,这些设备最好的用途还是在探索方面,尤其是在洞穴方面。
这时,戒指系统控制这一百只电子苍蝇往那坑里飞过去。由于夜鹰表面有一层伪装气体,这一百只电子苍蝇也沾上这种气体。但可惜的是,这些电子苍蝇并不具备维持这种气体的功能。
很快,画面就来到那个坑里。此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被炸开的土墙。土墙里面有一层用白色大型砖块的外墙,虽然有着爆破的痕迹,但绝大部分都是被腐蚀掉的。很明显,刚刚的那帮人并非专业的‘土夫子’。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只能一人爬行通过的洞口。从这洞口的形状以及那盘旋往下的的势态来看,这一定不是一条正常的道路。当然,我们也想过这是否是一条盗洞。但戒指系统却立刻否决了这个猜测。因为这隧道根本就不适合人类进出,倒是像一些体型相当的动物所挖出来的隧道。
只不过,我们都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家伙挖出来的隧道。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能挖洞的家伙体型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