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相距不远,说好了相互间遥相呼应,互为驰援。
可是据可靠的消息,敌人选择的方向确定是那条小路,自己在这边缓缓前行,严阵以待,只等张敬轩那边被敌人冲击的溃败,而关宁铁骑也消了锐气。到那时,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
更何况,自己这一千人的身后,还有几千的工兵队伍,正在布置陷马坑、绊马索,届时若是情况不妙,自己略略的退后绕过陷阱,不怕杀得兴起的关宁铁骑不上钩。
李过之俊雅的面庞之上浮起了笑容,虽说对张敬轩的印象并不算坏,可是即便是他在自己面前被砍下头颅,自己至多是皱皱眉叹息一声:这就是战争!
如约带着一千人马,张敬轩乐呵呵的就上路了。既然李过之慷慨的选了更大可能敌袭的大路,自己又有什么可不满意的呢?反正到时候交战起来,驰援的快慢还不是由自己决定。若是李过之得胜,自然是要赶过去痛打落水狗;若是双方胶着,那就过去做雷霆一击,主导战场;若是李过之被胖揍,那自己也可以跑的比他更快一点,这好像是义军友军之间对于战场应变的标准答案了。
手下的许多将领,张敬轩也就带着丁兆赟和他的二百骑兵,邝达晨和章岁寿外加他们手下的四百刀兵,再就是他自己中军的四百亲兵。
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组合,出发的时候,走到岔路口,大家都能看得出李过之所部强忍着的讥讽之色。大概的意思是,你们一路走好,很快大概就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了。
不过却也不能怪对方的讥诮。
没有长枪兵,对方的骑兵冲锋过来,己方几乎无法据守。
没有弓弩兵,也无法在射程之内给对方造成杀伤。
只带了二百骑兵,无法在骑兵数量上取得优势,与关宁铁骑对憾,难道还能占得到便宜?
至于这些刀兵简直就是给人砍瓜切菜用的。
而张敬轩中军的那四百子弟兵,则更是被笑的最多。
高的高,矮的矮,大多都是皮包骨的瘦猴。更可笑的是,其中还有个胖子,真是搞不清楚他是怎么把自己塞进那具铠甲里的。不过说起来也有个好处,哪怕他战死沙场,敌人只怕都没办法拿到战利品了,因为恐怕没有人有那个耐心,来完成把盔甲从他身上扒下来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张敬轩是不会被这些嘲笑的目光所左右的。此刻的他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前面,目光坚毅。好吧,姑且是这么认为吧,许是目光散漫也未可知,可是笑嘻嘻的神色仍是一如既往的挂在他的脸上。
手下众人可以说对张敬轩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看教主如此的满不在乎一身轻松好像去郊游围猎一般,大家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