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众新科进士只当琼林宴只是一个露脸的场所,能让皇帝记住最好。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皇帝在决定给新科进士们授官前,把内阁六相和九卿,即六部尚书、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共九人,一起传到宫中。

这十五位可以说就是大夏朝的行政权力中心与决策核心。

皇帝叫他们来只有一件事,就是问他们对新科进士的印象。

就见这十五位重臣很慎重地拿出一本名册,这本名册就是新科进士的同年册,不过这本不是以年龄排序,而是以殿试的名次来排序。

翻开这十五位重臣手中的名册,就见每个人的名册上或多或少都做了一些记录。

而且这些记录都有一定规律,以朱二为例,柳相在他的名字后花了四个圆圈和一句评语。

这四个圆圈分别代表人品、谈吐、外形和才学。圆圈表示上佳,三角为次,横杠为难以评价,打叉就是差评。

泰平帝根据这十五位重臣的记录和他自己的印象,给一些新科进士决定了官位,其他没有印象和评价一般的,就全部按照规矩授官或等待安排。

但到了状元郎朱二时,泰平帝听完意见,却没有给出明确指示。

其他人一起看朱老尚书,朱老尚书却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不为外物所动。

张相看那他样子,眼里闪过一丝鄙夷。别人不知,他可是很清楚这老头心里打得什么主意!

好好一个状元,不好好培养,反而尽想着如何打压。自以为找到了踏上世家之路的正确方法,却不知祸患早就埋下,更把鱼眼当珍珠,把庸才当守成之道,这样的朱家要是能长远,他把眼珠子抠下来任老朱踩!

小朝会散。

“朱大人,陛下吩咐您去上书房觐见。”郑亨赶上离开的大臣,对朱老尚书低声道。

朱高德一顿步,从袖里摸出一只玉佩塞进郑亨手里:“可知陛下唤老臣是何事?”

郑亨手一翻,在袖子遮掩下快速收起玉佩,面上表情不动道:“陛下似乎不是很高兴,大殿下昨晚被陛下狠狠训斥了一顿。”

大殿下?朱老尚书有点摸不着头脑,陛下找他关大殿下什么事?但他很快就想起大殿下在琼林宴上对朱二的狼视,老心肝不由颤了颤。

求陛下千万别因为他孙子长得好就迁怒朱二,乃至迁怒整个朱家。

朱老尚书还想再问清楚一点,郑亨却什么都不说了。

等朱高德怀揣着不安进入上书房,行礼完毕抬头就看见泰平帝黑沉沉的脸色。

坏了!

朱高德一把年纪,跪着不敢起来。

泰平帝坐在龙案后,阴恻恻地张口就直奔主题:“朱致远已经娶亲?”

朱高德心脏猛跳,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