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捕快郭玉,是个有名的好手。当时见了此船,知道有些来历,便同伙计在对面一家酒店上沿窗吃酒,吩咐伙计:“你们留心这船舱的人上岸,我看起来,此船有七八分是了。”伙计道:“怎见得?”郭玉道:“你看这只船不是扬州的式样么?这船人的口音,又是扬州白,他偏偏说是镇江来的,这便是一样见证。若说他今日才得初到,就应该在西边来,为何又在东边而来?若说他前几日来的,今日回去了,却擂台还是昨日傍晚时扯倒。他既然路远迢迢来到此间,今日便要紧回去,这又是一个见证。他船停了好半日,不见坐舱的上岸,这就越发可疑了。”伙计都道:“足见老大好见识,我等实在拜伏!”他们几个不离左右的侦探。到了黄昏人静,鸣皋同徐庆软扎轻装,扑的跳过对岸。这班做工的虽看不清楚,却知道是二个有本领的侠客,从船中飞过对岸去了。遂即告知郭玉,这是一定的了。便下船把四个家人扯的扯,拖的拖,来到保甲家里,一顿吊打。这四个家人那里经得起,便从头至尾,一本实说。郭玉便到驿栈上牵过马来,飞奔进城报信。
再说徐鸣皋等三人正在船中猜疑不出,忽听岸上边一声呐喊。三人知道不好,扯起舷窗一望,只见二岸官军无数,火把照耀,如同白日。马上边兵马大元帅马天龙,顶盔贯甲,手提九环象鼻紫金刀,威风凛凛,带着总兵黄得功、副将胡奎,并那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裨牙将,各执刀枪,只待交锋。那步下的副教师狄洪道,手执二根铁拐,英气勃勃。旁边马快都头郭玉,手执三节连环棍,抡眉爆目。二个小教师王能、李武,各执镇铁齐眉棍,分开左右。并一班做公的,都是单刀、铁尺、钩连枪、留客住,排得整整齐齐,刀枪林立。徐庆便叫:“哥哥,贤弟,快些杀上岸去,突围去罢!”鸣皋道:“罗大哥,你与我背心贴着,不可离开,三哥先行开路。”此时若没有罗季芳在内,他二人纵跳如飞,谁能围得他住?只因要顾那季芳,所以就有许多碍手。
当时徐庆手执单刀,飞身上岸。鸣皋也取了单刀,罗季芳扯出一根竹节钢鞭,二人背对背贴着,站在船头,要想上岸。那岸上的挠钩、留客住、钩连枪,如雨点一般的上来。幸亏鸣皋的这口刀,却是龟兹国进贡献来的宝刀,名叫“松纹”,真个吹毛得过,削铁如泥。鸣皋知道他们的器械最是狡猾,若被着了一下,便是众钩齐着,那时任你英雄好汉,难于脱身。他便不慌不忙,把这口刀使个三花大盖顶,只听得叮叮当当的响,这些做工的手里,光剩着半段头的竹竿。鸣皋同了罗季芳,趁势上岸,将这些民壮马快,刀斩鞭打,犹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