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实在不太平。元宵才过,东北便传来高丽细作在两国交界处频繁活动的消息。狼烟未起,也得防备着,皇帝连忙派派遣一队可靠人马时时盯着边关的动静。
至暮春时节,高丽终于出手了。趁万物复苏、水草肥美之时,高丽王亲自率领八万铁啼自都城藏京直逼距上京只有八十里地的“杜门关”。
杜门关位于广川县秀江镇,南临湍急的秀江,北依遇春山,山势陡险,悬崖绝壁,山路仅能通一马,昔有关卡,由古代良将杜飞镇守,故名杜门关。此关是地势特殊,山脊直抵秀江江心,悬崖近百丈,江水鼓浪拍崖,暗生漩涡。杜门关正如一道天然屏障,一旦被高丽人冲破,关内富庶之地便岌岌可危了。
四十年前,高丽与我朝在“河池会盟”之时签下互不侵犯的盟约。我朝英帝以宫女吴氏为义女,册封为“和德公主”嫁于高丽王为正室王后。
自此,高丽与我朝边境久无战事,更开放“互市”买卖,以其特产药材换取我朝各种珍品。四十多少年来,相安无事。但近十余年,偶尔也小打小闹,高丽不过在抢些银钱就离开。
但皇帝好武,对高丽人乱我民生之行为怀恨在心。此番高丽若有大动作,皇帝是一定要将他们打回去的。
这位高丽王行伍出身,一向野心勃勃,这些年来厉兵抹马,磨刀霍霍。已经蚕食吞并了周边邻国真真的一些领土,壮大自身。偏偏这些年,我朝西南不安宁,屡有战事。难免对东北有所放松,因而叫高丽王认为自己有可乘之机。
仗,是一定要打的!
皇帝一收到边关来报,便召集群臣共议此事,祁王刘蔚也在深夜被召入宫中。
兵部侍郎谏言道:“高丽虽来势汹汹,我朝亦早有防备,兵马粮草充足,只差一位大将军来领兵作战。”
“此言极是。定南侯萧若战功赫赫,镇远大将军唐烨领兵多年……”皇帝捻须细细思量,忽然问道,“诸位爱卿觉得该派谁任此番出征主将?”
众人摸不清皇帝心思,面面相觑,不好出言。忽然,抚远大将军袁永芳站了出来,叩首请命:“陛下,臣请旨领兵,同高丽一战。”
这位将军也曾场面征战四方,追随皇帝为我朝开疆扩土,深得皇帝信任。
恰好皇帝也有此意,佯装思索一阵后,立即答应下来,又好言嘉奖一番。
另一大臣道:“皇上,臣以为,应当派一位皇子,随军出征。高丽王既然亲征,我朝必不能失了场面。”
另几位大臣也附合着,说清历害关系。皇帝本有意让刘蔚去战场历练一番,攒些军功。眼下有人说出来,再好不过了。
“廷昱,你可愿意代父出征,会一会那高丽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