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①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②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注①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
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
注②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县西北。”正义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①为大夫。卜偃曰:②“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觽。”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注①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注②索隐晋掌卜大夫郭偃也。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①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生悼子。
注①索隐左传武子名犨。系本云“毕万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与犨声相近,字异耳,代亦不同。
魏悼子徙治霍。①生魏绛。②
注①索隐系本云“武仲生庄子绛”,无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今河东彘县也”。则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脱耳。
然魏,今河北魏县是也。正义晋州霍邑县,汉彘县也,后汉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时霍伯国也。
注②索隐谥昭子。系本云“庄子”,文错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亦与此文同也。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①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②魏绛卒,谥为昭子。③生魏嬴。嬴生魏献子。④
注①索隐左传曰僇杨干之仆。
注②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安邑故城是。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庄子。”
注④索隐系本云“献子名荼。荼,庄子之子”。无魏嬴。
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