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伐赵。 赵使廉颇击之,大破栗腹之军于鄗,禽栗腹﹑乐乘。乐乘者,乐闲之宗也。于是乐闲奔赵,赵遂围燕。燕重割地以与赵和,赵乃解而去。 注①索隐栗,姓;腹,名也。汉有栗姬。 注②索隐言赵数距四方之敌,故云“四战之国”。正义东邻燕﹑齐,西边秦﹑楼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 燕王恨不用乐闲,乐闲既在赵,乃遗乐闲书曰:“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身只辱焉,以冀其变。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①然后二子退隐。故纣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②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③ 注①索隐民志不入谓国乱而人离心向外,故云“不入”。又狱囚自出,是政乱而士师不为守法也。 注②正义言家室有忿争不决,必告邻里,今故以书相告也。 注③正义二者,谓燕君未如纣,燕民未如殷民。复相告子反燕以疑君民之恶,是寡人不为君取之。 乐闲﹑乐乘怨燕不听其计,二人卒留赵。赵封乐乘为武襄君。① 注①索隐乐乘,乐毅之宗人也。 其明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重礼以和,乃解。后五岁,赵孝成王卒。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其后十六年而秦灭赵。 其后二十余年,高帝过赵,问:“乐毅有后世乎?”对曰:“有乐叔。”高帝封之乐卿,①号曰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②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北新城。”正义地理志云信都有乐卿县。 注②集解一作“巨公”。 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①乐臣公教盖公。②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注①索隐本亦作“巨公”也。 注②索隐盖音古阖反。盖公,史不记名。 【索隐述赞】昌国忠谠,人臣所无。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王受闲,空闻报书。义士慷慨,明君轼闾。闲﹑乘继将,芳规不渝。
(本章已完)
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