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①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③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注①正义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 注②正义盖今(在)左右拾遗之类。 注③集解史记音隐曰:“音闲”。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焒①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②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觽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注①索隐属音烛。草焒谓创制宪令之本也。汉书作“草具”,崔浩谓发始造端也。 注②正义王逸云上官靳尚。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①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③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④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⑤污泥⑥之中,蝉蜕于浊秽,⑦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⑧泥而不滓者也。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⑩ 注①索隐臋,亦作“骚”。按:楚词“臋”作“骚”,音素刀反。应劭云“离,遭也;骚,忧也”。又离骚序云“离,别也;骚,愁也”。 注②正义上七感反,下丁达反。惨,毒也。怛,痛也。 注③正义寒孟反。 注④正义诽,方畏反。 注⑤索隐上音浊,下音闹。 注⑥索隐上音乌故反,下音奴计反。 注⑦正义蜕音税,去皮也,又他卧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皭,疏净之貌。”索隐皭音自若反。徐广云“疏净之貌”。 注⑨索隐泥亦音涅,滓亦音淄,又并如字。 注⑩正义言屈平之仕浊世,去其污垢,在尘埃之外。推此志意,虽与日月争其光明,斯亦可矣。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