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托于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髃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憪然念外人之有非,③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韂,其罢韂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④余皆以给传置。”⑤ 注①正义按:说文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而云晦日食之,恐历错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此云望日又食。按:汉书及五行志无此日食文也。一本作‘月食’,然史书不纪月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憪然犹介然也。非,奸非也。”索隐苏林云“憪,寝视不安之貌”,盖近其意。余说皆疏。憪音下板反。 注④索隐遗犹留也。财,古字与“纔”同。言太仆见在之马,今留纔足充事而已也。 注⑤索隐按:广雅云“置,驿也”。续汉书云“驿马三十里一置”。故乐产亦云传置一也。言乘传者以传次受名,乘置者以马取匹。传音丁恋反。如淳云“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下足为乘置,一马二马为轺置,如置急者乘一马曰乘也”。 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①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② 注①集解应劭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 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 瓒曰:“景帝诏曰‘朕亲耕,后亲桑,为天下先’。本以躬亲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也。籍,蹈籍也。” 注②集解应劭曰:“黍稷曰粢,在器中曰盛。” 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上曰:“赵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强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乃立赵幽王少子辟强为河闲王,以齐剧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①诽谤之木,②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觽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 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③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注①集解应劭曰:“旌,幡也。尧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如淳曰:“欲有进善者,立于旌下言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尧作之,桥梁交午柱头。”应劭曰:“桥梁边板,所以书政治之愆失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5-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