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吕太后者,①高祖微时妃也,②生孝惠帝﹑③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④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⑤太子者数矣,赖大臣⑥争之,及留侯策,⑦太子得毋废。 注①集解徐广曰:“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高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雉。”索隐讳雉,字娥姁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讳盈。” 注④集解如淳曰:“姬音怡,觽妾之总称也。汉官仪曰‘姬妾数百’。”苏林曰:“清河国有妃里,而题门作‘姬’。”瓒曰:“汉秩禄令及茂陵书姬,内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下,在七子﹑八子之上。”索隐如淳音怡,非也。茂陵书曰“姬是内官”,是矣,然官号及妇人通称姬者,姬,周之姓,所以左传称伯姬﹑叔姬,以言天子之宗女,贵于他姓,故遂以姬为妇人美号。故诗曰“虽有姬姜,不□鰢鶍”是也。 注⑤索隐上其纪反,又音祈也。 注⑥索隐张良﹑叔孙通等。 注⑦索隐令太子卑词安车,以迎四皓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①死事,封其子吕台②为郦侯,③子产为交侯;④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⑤ 注①集解徐广曰:“名泽,高祖八年卒,谥令武侯,追谥曰悼武王。” 注②索隐郑氏﹑邹诞并音怡,苏林音胎。 注③集解徐广曰:“郦,一作‘鄜’。” 注④集解徐广曰:“台弟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惠帝二年卒,谥康王。”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①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注①索隐母曰曹姬也。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①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闲。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