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⑦集解徐广曰:“吕后姊子也。母字长姁。”正义括地志云:“扶柳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三十里,汉扶柳县也。有泽,泽中多柳,故曰扶柳。” 注⑧集解徐广曰:“其父越人,为高祖骑将。”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阳王,①子不疑为常山王,②子山为襄城侯,③子朝为轵侯,④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⑤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⑥为胡陵侯,⑦续康侯后。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十一月,吕王台薨,谥为肃王,太子嘉代立为王。三年,无事。⑧四年,封吕嬃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⑨吕更始为赘其侯,⑩吕忿为吕城侯,⑾及诸侯丞相五人。⑿ 注①集解韦昭曰:“今陈留郡。”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常山故城在恒州真定县南八里,本汉东垣邑也。” 注③索隐按:下文更名义,又改名弘农。汉书襄城侯唯云名弘,盖史省文耳。 按志,襄城属颍川也。 注④索隐按:韦昭云河内有轵县,音纸也。正义括地志云:“故轵城在怀州济源县东南十三里,七国时魏邑。” 注⑤正义初吕台为吕王,后吕产王梁,更名梁曰吕。 注⑥集解徐广曰:“释之少子。” 注⑦正义胡陵,县名,属山阳,章帝改曰胡陆。 注⑧集解汉书云:“秋,星昼见。” 注⑨索隐他音汣。俞音输。正义括地志云:“故鄃城在德州平原县西南三十里,本汉鄃县,吕他邑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表云吕后昆弟子淮阳丞相吕胜为赘其侯。”索隐按表作“临淮”也。 注⑾正义括地志云:“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 注⑿集解徐广曰:“中邑侯朱通、山都侯王恬开、松兹侯徐厉、滕侯吕更始、醴陵侯越。”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①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②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髃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髃臣顿首奉诏。”帝废位,太后幽杀之。五月丙辰,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 以轵侯朝为常山王。置太尉官,绛侯勃为太尉。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

(本章未完,请翻页)

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