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解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纪”,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后人所定也。张晏曰:“武纪,褚先生补作也。褚先生名少孙,汉博士也。”索隐按:褚先生补史记,合集武帝事以编年,今止取封禅书补之,信其才之薄也。又张晏云“褚先生颍川人,仕元成闲”。韦棱云“褚顗家传褚少孙,梁相褚大弟之孙,宣帝代为博士,寓居于沛,事大儒王式,号为‘先生’,续太史公书”。阮孝绪亦以为然也。 孝武皇帝者,①孝景中子也。②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③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讳彻。”索隐裴骃云:“太史公自序云‘作今上本纪’,又其序事皆云‘今上’,‘今天子’,今或言‘孝武皇帝’者,悉后人所定也。” 正义谥法云:“克定祸乱曰武。” 注②索隐按:景十三王传广川王已上皆是武帝兄,自河闲王德以至广川,凡有八人,则武帝第九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武帝以景帝元年生,七岁为太子,为太子十岁而景帝崩,时年十六矣。” 元年,汉兴已六十余岁矣,①天下乂安,②荐绅③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④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⑤召案绾﹑臧,绾﹑臧自杀,⑥诸所兴为者皆废。 注①集解徐广曰:“六十七年,岁在辛丑。” 注②正义乂音鱼废反。 注③索隐上音搢。搢,挺也。言挺笏于绅带之闲,事出礼内则。今作“荐”者,古字假借耳。汉书作“缙绅”,臣瓒云“缙,赤白色”,非也。 注④索隐城南,长安城南门外也。案:关中记云明堂在长安城门外,杜门之西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纤微伺察之。” 注⑥正义汉书孝武帝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无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应劭云:“王臧儒者,欲立明堂﹑辟雍,太后素好黄老术,非薄五经,因故绝奏事太后,太后怒,故令杀。” 后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明年,上初至雍,郊见五畤。①后常三岁一郊。是时上求神君,②舍之上林中缟氏观。③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④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 平原君⑤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注①正义畤音止。括地志云:“汉五帝畤在岐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