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以文之。髃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上为封祠器示髃儒,髃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事,⑤于是上绌偃、霸,尽罢诸儒弗用。 注①正义白虎通云:“王者易姓而起,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禅梁父之趾,广厚也。刻石纪号,着己之功绩。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趾以报地。封者,附广之;禅者,将以功相传授之。” 注②集解苏林曰:“当祭庙,射其牲以除不祥。”瓒曰:“射牛,示亲杀也。” 索隐天子射牛,示亲祭也。事见国语。 注③索隐仪见应劭汉官仪也。 注④集解张晏曰:“三皇之前有人皇,九首。”韦昭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属,会也。会诸儒图封事。” 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①太室。②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③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④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注①集解文颖曰:“崧高山也,在颍川阳城县。” 注②集解韦昭曰:“崧高山有太室、少室之山,山有石室,故以名之。” 注③正义汉仪注云:“有称万岁,可十万人声。” 注④正义颜师古云:“以崇奉嵩高山,故谓之崇高也。”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①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 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髃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②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髃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僊人也。 宿留③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闲使求僊人以千数。 注①集解文颖曰:“武帝登泰山,祭太一,并祭名山于泰坛,西南开除八通鬼道,故言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索隐用事八神。案:韦昭云“八神谓天、地、阴、阳、日、月、星辰主、四时主之属”。今案郊祀志,一曰天主,祠天齐; 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东莱山;七曰日主,祠盛主;八曰四时主,祠琅邪也。 注②索隐汉书音义曰:“巨公谓武帝。” 注③索隐音秀溜。宿留,迟待之意。若依字读,则言宿而留,亦是有所待,并通也。 四月,还至奉高。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1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