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神筴,周而复始。②皇帝敬拜泰一。”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常五年一修耳。今适二年,故但祀明堂。” 注②索隐案:荐飨之辞言天授皇帝泰元神筴,周而复始。又案:上黄帝得宝鼎神筴,则太古上皇创历之号,故此云太元神筴,周而复始也。 十一月乙酉,①柏梁隦。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②祠后土。临渤海,将以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焉。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十二日也。” 注②集解伏俨曰:“山名,在泰山下。”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蓬莱庭。”索隐冀,汉书作“几”。几,近也;冀,望也,亦通。服虔曰:“蓬莱中仙人。殊庭者,异也。言入仙人异域也。” 上还,以柏梁隦故,朝受计甘泉。①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②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隦,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③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④其西则唐中,⑤数十里虎圈。⑥其北治大池,渐台⑦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⑧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⑨其南有玉堂、⑩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⑾井干楼,⑿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 注①正义顾胤云:“柏梁被烧,故受记故之物于甘泉也。”颜师古曰:“受郡国计簿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日,一作‘月’。” 注③正义括地志曰:“建章宫在雍州长安县西二十里长安故城西。” 注④索隐三辅黄图云“武帝营建章,起凤阙,高三十五丈”。关中记“一名别风,言别四方之风”。西京赋曰“阊阖之内,别风嶕峣”也。三辅故事云“北有圜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阙也”。 注⑤索隐如淳云:“诗云‘中唐有甓’。郑玄曰‘唐,堂庭也’。尔雅以庙中路谓之唐。西京赋曰‘前开唐中,弥望广象’是也。” 注⑥正义圈,其远反。括地志云:“虎圈今在长安城中西偏也。” 注⑦正义颜师古云:“渐,浸也。台在池中,为水所浸,故曰渐台。”按:王莽死此台也。 注⑧正义臣瓒云:“泰液言象阴阳津液以作池也。” 注⑨索隐三辅故事云:“殿北海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石龟二枚,各长六尺。” 注⑩索隐其南则玉堂。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 注⑾索隐汉宫阙疏云:“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宫,常置九天道士百人也。” 注⑿索隐关中记“宫北有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