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于房陵。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作‘文’。”索隐谓藉没其一门皆为徒隶,后并视此为常故也。正义籍录其子孙,禁不得仕宦。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①杀赵将扈辄,②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③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④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 ⑤韩王请为臣。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又云:“平阳,战国时属韩,后属赵。” 注②正义扈音户。辄,张猎反,赵之将军。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宜安故城在常山焒城县西南二十五里也。” 注④正义即贝州武城县外城是也。七国时赵邑。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①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②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③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④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 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注①集解地理志太原有狼孟县。 注②正义假,格雅反。守音狩。 注③正义丽,力知反。括地志云:“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左传云晋献公伐骊戎,杜注云在京兆新丰县,其后秦灭之以为邑。” 注④正义韩王安之九年,秦尽灭之。 十八年,①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②下井陉,③端和将河内,羌瘣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⑤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注①集解徐广曰:“巴郡出大人,长二十五丈六尺。” 注②正义上郡上县,今绥州等是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山名,在常山。今为县。音刑。” 注④正义胡罪反。 注⑤索隐赵王迁也。正义赵幽缪王迁八年,秦取赵地至平阳。平阳在贝州历亭县界。迁王于房陵。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①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王贲②攻(蓟)。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③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④深二尺五寸。 注①正义纪买反。 注②正义音奔。 注③正义王,于放反。 注④正义雨,于遇反。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

(本章未完,请翻页)

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