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⑨‘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⑩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⑾天子自称曰‘朕’。”⑿王曰:“去‘泰’,⒀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⒁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⒂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⒄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注①正义令,力政反。乃今之赦令﹑赦书。 注②正义效犹至见。 注③正义质音致。 注④集解汉书邹阳传曰:“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张晏曰:“青阳,地名。” 苏林曰:“青阳,长沙县是也。” 注⑤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御史大夫,秦官。”应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也。”索隐绾姓王。劫姓冯。 注⑥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廷尉,秦官。”应劭曰:“听狱必质诸朝廷,与觽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 注⑦集解蔡邕曰:“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立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髃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与之言,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 注⑧正义郡,人所髃聚也。 注⑨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注⑩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 注⑾集解蔡邕曰:“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诏书。诏,告也。”正义令音力政反。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 注⑿集解蔡邕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贵贱不嫌,则可以同号之义也。皋陶与舜言‘朕言惠,可底行’。屈原曰‘朕皇考’。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汉因而不改。” 注⒀正义去音丘吕反。 注⒁集解蔡邕曰:“髃臣有所奏,请尚书令奏之,下有司曰‘制’,天子答之曰‘可’。” 注⒂集解汉高祖尊父曰太上皇,亦放此也。 注⒃集解谥法,周公所作。 注⒄正义色主反。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②方今水德之始,③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④衣服旄旌节旗⑤皆上黑。⑥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⑦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⑧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注①集解郑玄曰:“音亭传。”索隐音张恋反。传,次也。谓五行之德始终相次也。汉书郊祀

(本章未完,请翻页)

7-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