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

不同。正义括地志云:“兰门山,一名合黎,一名穷石山,在甘州删丹县西南七十里。淮南子云‘弱水源出穷石山’。”又云: “合黎,一名羌谷水,一名鲜水,一名覆表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张掖河,南自吐谷浑界流入甘州张掖县。”今按:合黎水出临松县临松山东,而北流历张掖故城下,又北流经张掖县二十三里,又北流经合黎山,折而北流,经流沙碛之西入居延海,行千五百里。合黎山,张掖县西北二百里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弱水余波西溢入流沙。”郑玄曰:“地理志流沙在居延(西)北,名居延泽。地记曰‘弱水西流入合黎山腹,余波入于流沙,通于南海’。”马融﹑王肃皆云合黎﹑流沙是地名。索隐地理志云“张掖居延县西北有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广志“流沙在玉门关外,有居延泽﹑居延城”。又山海经云“流沙出钟山,西南行昆仑墟入海”。 按:是地兼有水,故一云地名,一云水名,马郑不同,抑有由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地理志益州滇池有黑水祠,而不记此山水所在。地记曰‘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孔安国曰:“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也。” 正义括地志云:“黑水源出伊州伊吾县北百二十里,又南流二千里而绝。三危山在沙州炖煌县东南四十里。”按:南海即扬州东大海,岷江下至扬州东入海也。 其黑水源在伊州,从伊州东南三千余里至鄯州,鄯州东南四百余里至河州,入黄河。河州有小积石山,即禹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者。然黄河源从西南下,出大昆仑东北隅,东北流经于阗,入盐泽,即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至小积石山,又东北流,来处极远。其黑水,当洪水时合从黄河而行,何得入于南海?南海去此甚远,阻隔南山﹑陇山﹑岷山之属。当是洪水浩浩处,西戎不深致功,古文故有疏略也。 注⑤索隐尔雅云:“河出昆仑墟,其色白。”汉书西域传云:“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一名盐泽。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潜行地中,南出积石为中国河。”是河源发昆仑,禹导河自积石而加功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至华山北而东行。”正义华阴县在华山北,本魏之阴晋县,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汉高帝改曰华阴。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也。在西虢之界。”正义砥柱山俗名三门山,禹凿此山,三道河水,故曰三门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在洛北。”索隐盟,古“孟”字。孟津在河阳。十三州记云“河阳县在河上,即孟津”是也。正义

(本章未完,请翻页)

13-14-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