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

括地志云:“江水源出岷州南岷山,南流至益州,即东南流入蜀,至泸州,东流经三硖,过荆州,与汉水合。孙卿子云‘江水其源可以滥觞’也。” 又云:“汉水源出梁州金牛县东二十八里嶓頉山。”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甚得地势之中。”郑玄曰:“地理志九江在寻阳南,皆东合为大江。”索隐按:寻阳记九江者,乌江﹑蚌江﹑乌白江﹑嘉靡江﹑沙江﹑畎江﹑廪江﹑堤江﹑箘江。又张浈九江图所载有三里﹑五畎﹑乌土﹑白蚌。九江之名不同。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沱,江别名。涔,水名。”郑玄曰:“水出江为沱,汉为涔。”索隐涔,亦作“潜”。沱出蜀郡郫县西,东入江。潜出汉中安阳县(直)西,北入汉。故尔雅云“水自江出为沱,汉出为潜”。正义括地志云:“繁江水受郫江。禹贡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源出益州新繁县。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源出利州挠谷县东龙门山大石穴下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云梦之泽在江南,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索隐梦,一作“瞢”,邹诞生又音蒙。按:云土﹑梦本二泽名,盖人以二泽相近,或合称云梦耳。知者,据左传云楚子济江入于云中,又楚子﹑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则是二泽各别也。韦昭曰:“云土今为县,属江夏南郡华容。”今按:地理志云江夏有云杜县,是其地。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田第八,赋第三。” 注⑦集解郑玄曰:“四木名。”孔安国曰:“干,柘也。柏叶松身曰栝。”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砥细于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镞。丹,朱类也。” 注⑨集解徐广曰:“一作‘箭足杆’。杆即楛也,音怙。箭足者,矢镞也。或以箭足训释箘簬乎?”骃案:郑玄曰“箘簬,聆风也”。 注⑩集解马融曰:“言箘簬﹑楛三国所致贡,其名善也。” 注⑾集解郑玄曰:“匦,缠结也。菁茅,茅有毛刺者,给宗庙缩酒。重之,故包裹又缠结也。”正义括地志云:“辰州卢溪县西南三百五十里有包茅山。武阳记云‘山际出包茅,有刺而三脊,因名包茅山’。”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此州染玄纁色善,故贡之。玑,珠类,生于水中。组,绶类也。”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尺二寸曰大龟,出于九江水中。龟不常用,赐命而纳之。” 荆河惟豫州:①伊﹑雒﹑瀍﹑螕既入于河,②荥播既都,③道荷泽,被明都。④其土壤,下土坟垆。⑤田中上,赋杂上中。⑥贡漆﹑丝﹑絺﹑纻,其篚纤絮,⑦锡贡磬错。⑧浮于雒,达于河。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正义括地志云:“荆山在襄州荆山县

(本章未完,请翻页)

7-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