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姚启圣

康熙二十二年,姚启圣还兵福州不久背部旧疾复发,很快病故,终年六十。姚启圣作为外臣,一直是深受皇帝信任的。

为官前二十年,姚启圣一直都是矜矜业业也是清流一个。直到皇帝准备出兵琉球,姚家,黄家以及施琅三个人组成的集团利益便开始谋划。

从顺治年间在江南一带有侠士之美名后,姚启圣便前往京师投靠了自己的族人。之后被列入汉军镶红旗,自然名声在外的姚启圣价值总是要大一些。

如今能够被列为八旗,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回报。能够为我所用,那么价值才是最大的。

姚启圣作为康熙二年的乡试童生第一名,姚家也走了些门道,然后姚启圣便被下放到了香山为县令。说起来,姚启圣倒是要比于成龙幸运的多。

之后便是姚启圣的仕途之道一路开启,时势造就英雄,英雄顺势而为。一场十年之久的三藩之乱,令大清又崛起了不少的冉冉新星。

康熙十三年八月秋,靖南王耿精忠在闽南举兵叛乱,一路势如破竹勇不可挡,由南而北进入江浙境内,攻取温州、台州、处州三府等下辖县。

康熙皇帝命皇叔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讨伐,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麾下效力。

作为大将军麾下若是能够有能人,康亲王自然是喜不自胜,因此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率兵剿平紫山土寇。

康熙十四年在江浙四个月之后,耿精忠残部不敌大军弃城而去。康亲王大捷,杰书上奏时将姚启圣的功绩一并告知了康熙皇帝。

姚启圣因战功累累而被破格提拔,皇帝令其担任温处道佥事。上任后随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的叛兵。

康熙十五年四月,耿精忠再次兴兵江浙,姚启圣与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斩杀众多耿军。

兵家有云,乘胜追击而痛打落水狗,姚启圣等人因为顺势收复云和县。 同年十月,姚启圣父子再随康亲王军征讨耿精忠。

军队攻入仙霞关,逼近闽南镇南王府,耿精忠抵挡不住投降。因为这个战功,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

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平了耿精忠之后清军即可前往征讨。

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世人称赞为小淮阴侯,用兵如神如同韩信。漳州一役后,韩大任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双管齐下攻占福建。

韩大任本身乃平绕章周人,姚启圣正好有个幕僚乃其同乡。因此姚启圣派人前往吴营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三千余人编入亲军。

之后姚启圣一直在杰书麾下任职,因为郑氏一直占据泉州二地,十六年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