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郑家王侯

清朝谈判。

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驾崩紫禁城,作为被皇帝任命的四大辅政之一的苏克萨哈便下令,处决在燕京囚禁的郑氏族人。而郑芝龙则是被就地在宁古塔处死。

郑芝龙被处死,而郑成功则在同一年三月于金门祭奠海军誓师,郑成功出征台湾荷兰人,这也是后来郑芝龙被发配之后,郑氏以一族人最后被处死的原因。郑成功出师台湾,清朝的议政王大臣很快的就明白了,郑氏一族人这是要以台湾为据点一直抵抗清军啊。

如此清朝又怎么能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不论是为了震慑郑成功也好,还是为了给其他投降的汉军警告也罢,郑芝龙必死无疑。

三月出海四月中旬郑家军就已经攻占了岛屿的安平镇,荷兰人在台南的驻守官兵一直没有增加,依旧还是不足五千人,两座修建好的堡垒。郑成功率领部下首先进攻台南,荷兰人一路是溃不成军,从人数上来说郑成功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当年因为郑家缘故,定居在台湾的汉人有不少人是将荷兰人的情况,秘密地告诉了郑成功的。

这也是郑成功能够快速攻占台南的第二个原因,得民心。攻占了台南后郑成功开始休养生息,而不是意味的追求快速,到了五月郑成功攻占了台湾的东都,将东都改名为承天府。至此,整个岛屿全部归为郑成功统治。郑氏一族人便开始了,漫长的抗击清军,反清复明的路途。

从弘光皇帝被清朝豫亲王多铎攻陷扬州,在福建抓获后,郑成功就一直在江南一带躲避,也多次率领着部下与清朝的势力抗衡,郑芝龙投降清朝后,郑成功得到了隆武皇帝的重用。隆武皇帝眼中郑成功这个儿子比,郑芝龙这个父亲更加的让人放心。

与郑芝龙一直表现出来的不愿意,或者是推诿不同,郑成功一直对于反清复明是积极的。所以隆武皇帝对于郑成功一直都是非常喜欢的,隆武皇帝不但将郑成功赐国姓朱,还给郑成功加官进爵。

只是一切的发展都是不利于郑成功的,三省王爵足以让郑芝龙这个只要有荣华富贵的人安心,但是郑成功却不是这样认为的。隆武皇帝并没有比弘光皇帝幸运多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隆武皇帝也被清军围剿。郑成功只能逃亡他处,从清顺治皇帝三年开始,到顺治十八年,因为对于女真人“留发不留头”剃头令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反清复明的斗争之中。

而郑成功就是其中最为厉害的一只队伍,多年里郑成功一直在江南,尤其是在福建的金门多地活动,顺治皇帝年间郑成功一直没有放弃与清朝之间的对抗。直到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听从了谋士的建议,以台湾为据点,这样才有一个后方粮源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