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夏发现自己脑子又秀逗了,可能这两日哭的太多,一时之间反应能力都下降了。她怎么能跟杨大郎说起会做木匠的皇帝呢,那皇帝现在还没出生啊。
程夏咧咧嘴心里打了个颤颤,“那个,你怎么会想到做这种高低床的?”
“高低床?”杨大郎一边打磨着旁边的木头,一边重复了两遍,顿时笑了,“叫高低床也好,言简意赅。我只是想到小龙和程右需要有自己的床,分开做两个家里又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放,便想着将两张床叠放到一起,一高一低的,也正好。”杨大郎认真的解释了,继续回头盯着程夏看,“你还没告诉我,谁是木匠皇帝?”
呃,程夏抿抿嘴,杨大郎这次竟然没被糊弄过去,咦,她要怎么说才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木匠皇帝,不就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吗,他的出生远在一百一十八年之后呢。这朱由校是崇祯皇帝的异母哥哥,什么移宫案、东林党争、宁远之战、天启大爆炸都发生在他当皇帝期间,这个木匠皇帝还比较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宠信了魏忠贤,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抛开这些朝堂上的争斗,朱由校可是一个对斧凿油漆有着独特兴趣的人,他厌烦所谓的‘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却独独沉迷在斧头、锯子和刨子之中,技艺甚至娴熟到将大部分能工巧匠甩在身后,天赋异禀到你不得不服。
不过,程夏对着杨大郎谄媚的笑了笑,“我看杂书写到的,哎呀,也就是有些人闲着没事自己杜撰出来的,实际上没有这么个人啦。”
杨大郎看她的样子,顿时笑了,“这杜撰皇帝,可是要掉脑袋的事。”
“掉脑袋?”程夏一愣,各朝各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皇帝的野史书籍可是不胜枚举,也没见这些人掉脑袋啊,程夏不相信的撇撇嘴,“又不是文字狱。”
“文字狱?”杨大郎本就是想逗逗程夏,却不想她越说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那个,”程夏粲然一笑,露出两排齐刷刷的大白牙,刚想找另一个借口搪瓷过去,就见杨大郎瞬间拧了眉头,恍然大悟的喟叹一声,“我明白了,你说的文字狱,就是类似于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宣帝见而恶之?”
程夏一听,赶紧点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哎呀你真聪明。”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他写过一篇《报孙会宗书》,书信中杨恽借诗讽刺朝政,虽然全书写的情怀勃郁锋芒毕露,但是到底触犯了当朝的汉宣帝,最终被盖上大逆不道的罪名而处以腰斩,这就是血淋淋的文字狱啊。
聊到这个,程夏才突然意识到,文字狱虽然最兴盛在清朝乾隆年间,但是眼下的明朝也不容小觑,多的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