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闹得天翻地覆,ICU仍安静如初,考虑到杨正清病情平稳,医生建议将他转院至南院区继续治疗,岳晓华与杨乐然没什么决断,只能求助于安奕鸣,而安奕鸣想着南院区离自己家只一街之隔,照料起来方便得多,详细询问了南院区的医疗条件后,也就同意了医院的安排。
安逸是在一个多月前搬出去单住的,倒也不是说她担心影响弟弟的生活,而是同住确实有一些不方便,两人各有自己的社交,难免会相互影响,索性她就在附近租住了一处小公寓,楼下就有超市和健身房,足不出户也能生活无忧,对安逸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也亏得安逸搬了出去,岳晓华和杨乐然才同意到安奕鸣家暂住,她们母女俩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回来也就只是休息,都小心谨慎地尽量不打扰安奕鸣。
陈浩和孙音惠第二天就要回老家了,安奕鸣总要尽一尽地主之谊,都是多年的好友,就直接约在家里,既轻松自,又可以安静聊聊天,这不两个女人在客厅谈心,两个男人在厨房做饭,一派居家场面。
孙音惠和杨乐然不怎么吃零食,桌上摆着干果之类,两人都只是喝喝茶。
“乐乐,你再瘦下去,可就不能看了。”孙音惠像个长辈似的拍拍杨乐然的肩,“再怎么累,也要尽量吃尽量睡,可不能倒下。”
杨乐然给孙音惠添水,“我没事。”
“你啊,就是心思太重了,什么事都放在心里。”那天孙音惠撞见了杨乐然失态,却没能从她嘴里得到只言片语。
大学时代,孙音惠曾是连博的助教,给杨乐然他们上过课,孙音惠性格随性大方,一门心思想着好好读书将来留校任教,注重学业的同时她也很注意社交,是很多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很多学生的知心大姐姐。杨乐然则不同,她生活规律刻板,不喜交际,偶尔被连博拉着去参加活动,也都只是闷头工作,之所以能和孙音惠成为朋友,与连博的一项传统教学方法有关。
连博是有留洋背景的老教授,很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认为学校只开设一门法律英语太过单薄,劝说改进无效后,他就给学生们开小灶——组织原文法律著作的阅读会。也不只是啃啃书本转头,而是由学生们自己选择某一章节精读,并学透学全其中的法律知识,在阅读会上分享给大家。这样的阅读会一周一次,一直坚持了很多年,偶尔连博不能参加,就由他的几位助教代课。杨乐然这样的学霸,努力、守时还有毅力,很快就得到师兄师姐们的肯定,成为领读者之一。
以杨乐然的学习成绩,她如果要继续读书,完全可以在本科后直接读硕,当然读本校还是外校,或者出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