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郭嘉过着极为不熟悉的校园生活,早早的,还正在梦中和美女赤诚相见,刚要做下一步的动作,郝松就被一只手从好梦之中拉了回来。
一脸不满,脸上的不悦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闷闷的看着叫醒他的郭嘉。郭嘉看着牛人的表情,有点害怕,忐忐忑忑的说:“松哥,松哥,马上就要上课了,再不去的话就要迟到了。都已经快七点了。你还没洗漱呢。”
听到上课,郝松缓缓的进入学生这个角色,穿好衣服,随意的洗漱一下。舒展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顶着完全没有睡够的眼睛,迷迷蒙蒙的跟着郭嘉走。郝松心里想到,这学生的生活怎么和工地上差不多啊,起这么早,还要上课,做作业,还要看那些老师的脸色,这什么地方啊。幸好自己不是慢慢教育过来的,不然就真的惨了。
随便塞了点郭嘉买的早餐进胃,教室里,看见一个个和自己一样,顶着睡眼惺忪的的眼眸,有些乱了的头发,还有那灰暗的皮肤,懒懒散散的坐在教室之中,低头看着桌子上的书本,时不时的翻开一两页,证明这还不是尸体,而是活着的人。
在这教室之中,郝松一点都没有看到学生该有的年轻朝气,看到的是一种死气沉沉,却又不敢做出什么出格举动的行尸走肉,只有少数一两个人是精神奕奕的在看书,眼睛里面的色彩,不用郝松看,郝松都知道,那就是每个班级之中都有的学霸,就算不是学霸,也是那种很喜欢的读书的人,都是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的人。这种人的学习成绩就算不是特别的好,但是他们对于读书,看书,听老师讲课,都是认认真真,把老师布置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份作业,每一个笔记都安安分分的做到最好。完完全全照着规划好的路而来。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没有条件,不需要有任何异议的执行。也不是说这种状态不好,人有百态,每一个人的路都不相同,但是郝松却不认为每一个人都适合这样的路,这样的路确实规划得很漂亮,没有什么地方值得去指责,。可那是给人安排的路,而不是机器,不是程序,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去走。这样的人,和机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人的不确定性,人的创新,人的很多魅力都在这中既定规划的路线里面被埋没得很深。
为什么在华夏很少有创新的,因为每一代的读书人都是为了一张成绩单而去读书,都是为了老师分配的剧本走每一步,都是在按照家长的期望去走。他们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做一些天马行空,做一些和他们所要的路不同的事情。
为什么在华夏之外的国家会有那么多的创新,就是因为教育的不同,在别的国家,他们注重的不仅仅只是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