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转天,就是上梁的日子,这是泥瓦班的师傅帮着选的,说是诸事皆宜的黄道吉日。林宝珠对这个说道没什么想法,左右不耽搁了入住就好,张满囤更是不会反驳了,毕竟早一天总比晚一天好。

这天天儿还没亮呢,马婶子就跟王嫂子几个赶过来帮忙了。早些时候,林宝珠是想着干脆在镇上定个做饭的班子,只是架不住马婶子几个人热情,拉着她直说干啥费那银子,直接找几个人帮着抗锅台就是了。

本来田大娘也是要跟着过来的,可后来说是钱氏那好像见喜了,身边少不了人。所以最后就由马婶子帮着张罗起来了,其实也没费什么劲儿,只那几个来张家做工的妇人,就够够的了。

老话都说“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由此可见上梁对于农家人来说,是马虎不得的。所以早早的林宝珠跟张满囤就和田大娘马婶子商量了一番,定了规程,这才挨家挨户的通知了村子大部分的人家上梁的日子。

不过因为要等吉时,所以这会儿她们正好忙着蒸干了拾掇吃食。只等一会儿时候近了,找几个汉子去新房那边盘灶,然后就可以正式做菜了。

因着是喜事儿,所以来帮忙的妇人们都面上带笑,忙活时候都不忘笑闹几句。有人烧火有人捏馒头,还有人拾掇锅碗,没一会儿两大锅白面馒头就蒸起来了。

这会儿天儿已经亮了,零零散散就有跟张记打过交道的汉子们扛着桌椅跟碗筷来了。瞧见家里正忙活着呢,都憨厚的笑了笑,然后跟院里管锅台的马婶子说来送东西。

说起来也是村里不成文的规矩,办流水席时候,自家的物件肯定不够用,村里但凡要来帮忙的都要从家里带些家伙什来。一来是帮着解燃眉之急,二来也体现了村里人和睦。

马婶子瞧了瞧一摞摞的桌椅,心想着估计也差不多了,跟林宝珠知会了一声,就扬手让那几个汉子抬去新家那边了。顺道还指挥着人,帮着把刚蒸好的馒头跟一灶房的肉和菜都抬过去。

一看那半扇猪肉跟一筐子一筐子的菜跟油,不少来帮忙的人眼睛都看直了。乖乖啊,这张家还真是大方,一出手就这般阔绰。这肉想来没个二三两银子下不来,就更别提那些个油跟菜了,还有怀里抱着的热腾腾还散着香味的大白馒头,这可是一般人家过节都舍不得吃的席面呢。

对于大伙儿火辣辣的眼神,林宝珠是顾不上理会的,这会儿她正忙着跟王嫂子几个剪喜字呢。说起来也是她没经过事儿,直到刚刚王嫂子提起来,才发现家里买的红纸还没剪,而且上梁贺词跟上梁文疏,祭梁文疏都还没写。

也亏得路婆子家有个要考试的读书人,所以紧着赶着的把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