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王想你是找错人了,本王绝非是你想要找的良木。”
云浩正襟危坐,嘴角含着笑意,反问道:“王爷怎知自己不是良木?”
“夺嫡之路过于艰险,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本王无心争斗,一心只想做个富贵闲人,那些是是非非,本王不想管,也没有能力去管。”说罢,高仲熙起身想走。
“王爷!”云浩伏地跪拜,真诚的说:“殿下,如今陛下虽风华鼎盛,但已是不惑之年,若有不测,大周的天下真能交付给太子吗?”
“本王主意已定,先生无须多言。”
云浩爬到高仲熙的脚边,分析道:“王爷,其实您心中知晓,太子非嫡子,因他是长子才被立为储君,太子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毫无仁君之风,若他日,太子真的登上皇位,王爷认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吗?”
高仲熙不耐烦的打断道:“朝中并非只有我一个皇子,你大可以去找宜王、鲁王、汉王或是闵王,你甚至可以去找十二弟,为何偏偏选中我啊?”
“宜王虽为嫡子,却有勇无谋,他对南楚一万多名俘虏痛下杀手,手段残忍,无半点仁爱之心,不宜为君主;鲁王既无勇也无谋,学生知晓他与殿下交好,察其言,观其行,并无夺嫡之心。汉王在朝中虽有贤名,可在学生眼里只不过是一些虚名罢了;闵王与汉王兄弟情深,亦无心与兄长争夺;十二皇子尚年幼未封爵,前路茫茫;而殿下就不同了,您是嫡子,又深得太后与皇后的宠爱,之前虽有荒唐之举,可在学生眼里一切都是您的韬光养晦之计,如今朝中又多了一个吏部尚书作为后盾,朝中地位已然今非昔比,您如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高仲熙很认同云浩的分析,可是当他听到自己的点评语时,额头上多了三根黑线,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将云浩扶起,淡淡的回了句:“先生倒是把我们兄弟几人分析的挺透彻?”
“学生只是实话实说。”
高仲熙眸色深深,定定地直视着云浩:“先生入京都不过短短几月的光景,你却能有如此见解,实属不易,这倒让本王觉得你是有备而来啊!”
云浩再次跪倒在高仲熙的跟前,坦诚的说:“学生自负才能,本就不甘心屈身江湖,碌碌无为,虚度此生。学生一心想寻求明主,匡扶社稷。如若不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光凭几分自信,学生又怎么敢贸然舍弃太子和宜王这两条捷径不走,而决定选择王爷为君上呢?”
高仲熙将他的这番话在心里细细品着,对于云浩最终选择自己的真正原因,他心中仍然存有困惑,不过在这个时候高仲熙并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寻查真相,毕竟现在自己的前路一片迷茫,有太多更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