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根据双方的约定,沙摩柯的军队与盖猛和张苞两边的军队一起,终于是浩浩荡荡地开拔出了战场了。
双桓因为兵力较弱,一直以来都在紧张地做着随时出击的准备,斥候队也从不间断地出动去探查敌军的动态。所以,蜀汉和五溪蛮的联军的大营稍微一有动静之后,消息立刻就被送到了双桓的手里了。
于是,双桓根据先前两人所商议好的策略,开始行事了。在目前敌军大军压入的情况之下,他们的军队想要依靠有限的地理优势,和并不非常牢靠的军营,在贺齐的军队还未出现的情况下,去阻截住敌军的前进脚步的话,显然是很不现实的事情的。
所以,最为有效的办法,或者说,最能够拖延时间,争取到贺齐的军队及时出现的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派兵出营,向敌军发动主动进攻。
但是这时候,双桓就不得不再度要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他们这两个统兵的主将,必须要有一个人留在答应里面,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大营被人给端掉,就如同上次张苞干得很成功的那次的话,那么他们的手下的军队,可就是要面临万劫不复的局面了。
于是,双桓之间终究是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番争论,而且还是越来越激烈的争论。可见,这两人确实只是迫于当前的形势,而不得不展开合作而已,一旦有机会的话,这两个人也就露出了本性,争吵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两人由争论变为争吵,持续了大约半天的时间后,也就开始冷静了下来了。于是,这两个人居然首次实现了妥协,由孙桓率领军队出击。因为孙桓前面已经跟蜀汉的军队正面对决过一次,对蜀汉军队的实力情况,也是最为了解的。
于是,出兵的计策就先这样被双桓制定了下来了。
所以,如今蜀汉和五溪蛮的联军出动的时候,双桓之间也就没有必要再度因为应该由谁率军前去迎击,而再度争吵起来了。双桓果然都不是平凡之辈。
于是,孙桓便率领了一万二千人的大军出动了。
蜀汉和五溪蛮的联军那边,军队的出动情况是:盖猛的军队的骑兵队和步兵队全部出动。由于上次在与孙桓的军队的决战之中,他损失了近一千人骑兵,所以骑兵队现在的规模也就只有四千多人了。加上盖猛手里的步兵队的话,人数也有七千人的规模。
张苞这次并未出兵,被留下来镇守大营了。虽然他对于这个决定,心里是非常不满的。但是他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他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是盖猛的军队的策应部队。所以,他的军队当然不可能成为出战的主力部队的。这点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地方,就是拿到张飞那里去说,也依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