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的生活就像一列驶出的火车,没到站点她没资格喊累,她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学徒到老板的蜕变。
服装店开在离家五里地的集市靠银行的中心地段,房东是她的老乡,租金便宜了不少。缝纫机、缩边机,电熨斗、裁衣板,裁剪刀一应俱全,当然这一切都是负债产物,她这个光杆司令算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了。她坐在缝纫机前,环视着屋里的一切,仿若梦中,一场战役即将打响,数字与文字两个战士会在她大脑里展开一场拉据战,她看着笔记本里关于裁剪方法的密密麻麻计算公式,她的脑神经下意识地起过一阵痉挛。
杨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她都有个心里自疗法,就是默念三遍”现在做的不喜欢的事都是为了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不喜欢的事不是那么好做的,她万事俱备只等顾客这股东风吹进来时,可半个月过去,小店依然是门可罗雀,半个月赶了三次集,每次来问的人多,愿意把布料留下的少。每天一睁眼,房租、水电、管理费等像一个个精灵似的轮流着来向她问候早安,这种感受是她在筹备开店前从未想过的,生平第一次活在这种压力下,很煎熬心里也很没底,她计划中的十个月眼瞅着就这样白白流走一月了,她的欠款,她的学费在哪?
杨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吃不下睡不着,嘴里起泡,脸上起痘,看书更是集中不了思想,每次把课本打开,眼前跳出的却是那些裁剪的计算公式,她面对这种困境不知要怎么去解决。对,就是解决,她此刻想到不是放弃,而是解决,这对杨燕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她脑子里,李老师那句:做一株会开花的玫瑰的话让她感觉不孤单,时刻陪伴她左右,给它坚持下去的信心。那一段时间,她的脑海总会浮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他高大,有着一双深邃的眼神,眼神里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她坐在店门口,在穿流不息的人群里寻找着这个勾勒了无数次的身影,她知道那是李老师。
她给黄敏打电话诉说着她店里的清冷与心中的纠结,黄敏在电话里一边听一边乐。
杨燕装作生气地说:什么心理呀,还能笑得出来。
黄敏点拨她说:你呀,在做生意这块上吧,是勇气有余智商不足。知道你的店里为啥没生意么?
杨燕急切地追问:为啥?
黄敏:宣传,缺宣传!市场推广,懂不?
杨燕第一次听到”宣传、推广“这样的新名词,很好奇也很兴奋,她继续问:你快说怎么宣传怎么推广?
黄敏:吆喝呀,你见过摊位上那些卖水果卖干货的主吗?新鲜大个的苹果,便宜又好吃……
杨燕打断黄敏:得得得,你说点有用的好没?我都没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