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文字的魔力之十

一个人的思考力和执行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被锻炼得越来越强大的,但前提是你得敢想和敢做。

杨燕就是这样,很多时候被逼上梁山,她都来不及想,就必须拿个主意,久而久之,大小事情面前,她习惯在脑子里以最短的时间做个利弊衡量就有了主意,比如父亲的手术,最终还是拗不过女儿乖乖地做了,出院后在家调养,哥哥杨俊也从广东打工回来帮着照顾,杨燕决定去县城拜师学艺——学缝纫,学完后出来开服装店挣学费。

出门的时候,妈妈把当年陪嫁的一个银簪交到她手里。

杨母:学费我们拿不出,你就把这个带上吧,到时换点钱买点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

杨燕想都没想地推了回去说:我要你这个干嘛,伙食我带了米还交生活费,学费我找黄敏借了,你收着吧。

哥哥把杨燕送上车时说:燕子,哥就没钱帮你了,以后我想办法搞点门路,给你挣上学的费用啊。

杨燕听哥哥这么一说,心里就犯酸起来:你在家照顾好爹和娘,就是帮我最大的忙了。

在同学的帮助下,杨燕很快就找到在城东那家传说中把整个县城的服装生意垄断的”凯旋服装店“,老板是个温州人,一个又瘦又高的小伙,叫叶恺,人们都叫他叶师傅,他和女朋友张霞一起租的一个大概20平米的店面,带了六个学徒,三个本地三个外地,加上杨燕共七人。

学缝纫最关键的就两步,一是裁,二是缝。一件衣服出来合不合身,样式好不好看,都在那把剪刀上;至于缝,就是一个基本功,只要多做,熟练了做什么衣服都通用。

当学徒形象点说就是带着学费来给老板当义务工,每个人至少半年期限,开始都得从手工活干起,然后再帮着缝一些简单的衣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师傅会根据先来后到的顺序教你一些裁剪的计算方法。杨燕摸清了这些套路后,掐指一算,离下学年上学只有十一个月的时间,刨去十个月开店,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学习。

杨燕的起点比他们高,来之前就已能独立完成款式简单的成衣工序了,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学师傅的裁剪。她私下找师傅说她只能学一个月,来之前在老家开了个店面,请了个女孩帮忙看,但下月那女孩就要和男朋友去打工了,让师傅这个月就教她裁剪。

师傅很铁面无私地说:那不行,这个月该教王红裁剪,她先你半年多来。

杨燕知道师傅这么说只是一个借口,她听其它姐妹说起过师傅早就该教王红裁剪了,但见她老实,做活又细,所以一直找理由推,真正的理由是他觉得杨燕只学一个月,给自己做的义务活太少了,不划算。

杨燕很诚恳地说:我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