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一位名叫李立的老师回的,信的内容很短,但每个字掷地有声。
“杨燕你好,你写给刘校长的信今天才辗转到我这,她人在北京,学校建议由我代为回复。看过你的经历我很感动,中国每个公民都有求知的权利, 我相信你是那株会开花的玫瑰,新学期开学我在学校等你!”
“我相信你是那株会开花的玫瑰!”这句话带给杨燕的心灵震撼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李老师肯定不知道,他这种穿越时空的信任带给杨燕的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以至让她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所向披靡。如果说顾城那句“黑夜”的诗给杨燕指出的是一个方向,那么李老师这句“玫瑰”则带给她的是一个目标。
杨燕的生活从这天开始,每天都充满了新的阳光,但这种美好一个月后被打破了。
那天上午,杨燕割牛草回来,未进家门便听到堂屋有客人在聊天,她在门口一边喂鸡一边顺便听了一耳,当她听到是村头王婶的声音时,她的心下意识的颤动了一下,她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媒婆,有“王铁嘴”之称。
随后杨燕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王婶声音很大,语速很快地说:他叫吴斌,你们看,长得挺精神吧,除了说不了话,身体哪哪都好,最主要的是他有上进心,他父母有个豆腐作坊,生活在当地很宽裕,但他不想靠他们,他自己学了理发的手艺在镇上开了个店子,生意好得很呢!
停了停王婶继续:快,还不快给你杨叔抽支烟。
杨燕没听到王婶口中小伙的声音,却听到了父亲的话:我抽这个,那个抽不习惯!确实不错,白白净净,主要是还有个手艺,等燕伢回来我跟她好好说道说道。
杨母立即插话:那……王婶,这孩子确实不错,但我们家燕子吧,还不想结婚,一门心思只想读书。
王婶:哟,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何必浪费那些钱。
杨父斥责杨母:不结婚想当老姑娘啊,都21岁的人了,你看看她同龄的这一拨人,哪个不是孩子都门槛儿高了,她呢天天想些没边的事。
杨母也有些急了:那你用她工资时还说等她上学要还给她的。
杨父:哎,我说你怎么那么死心眼呢,她不懂事你还不懂事啊,跟着瞎起哄,我那不就随便说说!
杨燕听到父亲的真实想法后,心里反而踏实了,与她之前猜的不错,父亲就是用的缓兵之计,心里根本就不希望她再出去读书,因为他压根不相信有学校能收杨燕这样的学生,她正要走进去跟他们摊牌时,突然又听到王婶的声音响起。
王婶看出杨家的当家人这么支持这事,更显得硬气起来了,她走到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