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议事厅内气氛越渐凝重,人人皆被如今这个两难的选择困住,除了齐弈,没有一人再拿出一个明确的建议。
眼看着众人俱陷入沉默,一直没有开声的唐沁瑶突然轻叹出声,抬眸直视向面带犹豫的萧洵,忽道:“诸位可曾想到,无论朝廷的决策是战是和,在守将李云南的眼里,都只有一个结果?”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不仅是萧洵与齐弈等人,便是唐若华,都被大姐这句突然冒出的话语而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一直以来,大家竟将这个最大的潜在因素给忽略掉了,若非大姐提醒,只怕众人还将深陷在这个两难的牛角尖中,一时无法钻出。
“是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有人已失声惊叫起来,连连拍着自己的脑袋,懊恼道:“那李云南乃是大行皇帝亲自任命的潼关守关大将,又一直谨守大行皇帝的意愿,坚守边关,誓与潼关共存亡。倘若他能按耐不动,那这场战事也无法发展到今天这步,要他放弃迎战而任由西凉在边境作威作福,那比先杀了他还难。况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新帝未立,正是朝中无主之际,他坚守先帝遗愿,乃天经地义之事。这一场仗,看来不战也战!”
“正是!看来此番必有一战。王爷,吾等须早作打算,无论朝堂边关,都将有一场硬仗要打!”谋士徐绍谦闻言自座位上起身,朝着萧洵拱手揖道。
众人纷纷点头附议。
原本还期望战事若能延缓,于晋王的登基可以少些压力,至少不会分心再为战事而忧心。
可如今一切都不容选择,晋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打压下左党势力,及早登基,平定一切战乱。
萧洵何尝不想早日平定这个乱局,奈何左党势力根深蒂固,又有太后从中作梗,即便自己明正言顺,却也处处受制,难以如愿。
“诸位放心,不论多难,本王一定会守住皇兄的遗愿,不让奸党阴谋得逞。”紧了紧手心,萧洵收起心中的忧虑,凝重道:“眼下与西凉开战已不可避免,明日朝上本王定会排除众议,极力主战。本王相信皇兄的眼光,那李云南将军坚守潼关多年,西凉始终未能踏破半步,即使此次以五十万大军压境,有李将军在,我天曜也绝不会败!”
现今的潼关守将李云南,乃是大行皇帝萧景当年亲自选拔派去潼关的一员大将。
此人骁勇善战、本领高强,其性情豪爽,忠肝义胆,虽出身平凡,但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一直以来,原本边关兵权都分散在朝中各大门阀士族手中,自萧景登基后,开始意识到门阀揽权的弊端,便逐渐收拢权力,以防门阀贵胄日渐壮大,最终凌驾于皇权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