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顽童

深秋,阶前落满了绯红色的枫叶,韩云卿拿着同她一般高的笤帚,在院中安静的扫着落叶;西风吹乱了地面的尘埃,荡起了红枫聚而又散;山际中隐约传来羌笛声,她连忙抬头望向碧云群峦,望向那山外山河,然而细听却唯有万籁俱静。

她轻抚着手中的薄茧,心中更加平静。自宋宁宗驾崩,她与数位后宫妃子来到尼姑庵,削发为尼,那一日宝殿内外回荡着凄凉的哭泣声,荣华富贵随着三千青丝的掉落,一并褪去。如今,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间,她日日敲木鱼念佛经,谨遵戒律清规,她似乎已经忘了自己长发如瀑、金钗玉簪、锦缎宫装的模样,也忘了梦中的铁马冰河。

“娘亲!娘亲!你为什么带我来这儿呀。”

一声儿童的吵闹,让韩云卿回过神来。

只见寺门前一位农家妇女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了进来。男孩的眸子充满了灵气,他好奇的在寺中四处张望,待看到韩云卿后,便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男孩摇着他娘亲的衣袖,胖胖的小手指向韩云卿,惊叹般的说道:“娘亲!你看,那个和尚长得好生标致!”

农妇顺着男孩的目光看到了韩云卿,农妇一愣,连忙低下头,拍了一下男孩的手背,训斥道:“栓子,那不是和尚。莫要乱瞧了,待会随娘进去烧香。”

“秃头穿僧服的不都是和尚么?娘,你看嘛,那和尚比隔壁家的二妞还白哩,比勾栏院门口的姐姐还漂亮呢!”

“那是女师父,是尼姑,不是和尚。”妇女敲了一下男孩的头,严厉的说道,“安静!莫要再闹了!”男孩有些不乐意的嘟嘟嘴,还是一个劲朝韩云卿这边看。

韩云卿见那男孩一直在瞧自己,便将笤帚放到树旁,朝那对母子走去。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是来烧香的么?”韩云卿声音平淡地问。

“哇!女师父!”栓子激动地蹦了起来,拽着农妇的衣摆,充满灵气的眼睛兴奋地看着韩云卿,说道,“《诗经》里说……什么有美人,美人清扬……”

农妇紧忙捂上栓子的嘴巴,歉意的看向韩云卿,说道:“女师父,对不住,我这孩子竟爱说些俗话……”

栓子被捂着嘴,唔唔地叫个不停,好半晌才安静下来,一脸怨气愤怒地皱着没长齐的眉毛,让人看来甚是可爱。

韩云卿并未放于心上,昔日见她美貌而打趣的香客也有过,她都以沉默回之,对方也自觉无趣便未再多言。

农妇握着香,跪在蒲团上,虔诚地说道:“求佛祖保佑我家官人能中秀才。”

栓子跟农妇一起跪着,却一直怂搭着脑袋,心不在焉地四处瞟着,他不时偷瞧一眼站着身旁的韩云卿。

“栓子,磕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