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荷在回去的路上总有些不开心。
按理说江北那边的事情是很快就查的一干二净了。
李大人中饱私囊,用着朝廷批下来的补偿,加上上面派下来的那些打铁好手,挥霍着那庞大的铁矿资源。打着官府的名号,不制造铁器,却是制造那些铁锅菜刀之类,因为有着官府的名号,再加上李大人动用职权胡乱抓人,劳工也是比其他打铁器的地方要多。质量好,生产快,又是官府特批的,买的人自然也就多起来了。
想到这里沈西荷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李大人倒是也真不怕自己在哪翻了船,敢做的这么大也是少见的,真不怕哪天走漏了风声传到朝廷那里。虽说本朝法律没有株连这说,但自己的亲爹在外面犯了事情,李华荣在宫里能好过吗?这么想着的时候,沈西荷又想到了自己要回宫,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虽说自己在宫里的活动范围比沈家要广了些,宫中还有不少藏书供自己阅读,但到底是从外面出来了一趟,见过这么多事情,再回到那高墙林立的皇宫,自己这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返程的车马自然也是江北那边安排好了的,虽说马车里宽敞了不少,想拿东西的时候也不用顾青把自己缩成一团,更不用连翘慌慌张张的让位置,但自己心里总是有些不太舒服的。
易瑾则是在马车上细细整理着这一路上的见闻,这些自己在路上发现的问题,到朝中都要一一解决了才是。
“现今朝中我倒是觉得缺了些贤才。”易瑾突然说了这么一句,把沈西荷感慨万千的思路打断了。
“来年不是就招纳一批贤才了?”沈西荷记得朝中有人提起过这件事,便随口说了。
易瑾摇了摇头,“现今我只是觉得这做法不妥,每年只有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还要是年初报名,等到年底才能来考。”
“但若是考试太过频繁的话,只怕朝中也应付不过来吧?”
“我倒是想着,能在每年夏季,还有冬季都要考上一次。”
“如此这般,出题的还有印刷试题不就是一大难事?”
易瑾拿起手里的那一沓纸张,“你先看过这纸上的东西,到时候宴席上只管这样跟大臣说。”
沈西荷接过纸,第一张上就写着了关于考试之事。
易瑾是想每年两次考试,由皇上选出考官,每年考试前五日开始报名,考试的前一日截止,由考官提问,诸位考生回答。
“这般不是太消耗人力了?”
易瑾摇了摇头,“早些年我看过笔试的答卷,有些人是来胡乱填了答卷就走了,有些则是字迹潦草,考官懒得批阅,错过一些可塑之才。而且提问也难有人会作假。”
沈西荷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