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的纷争:四

他这样做当然是有要求。他趴在朱允炆耳边说道:“我需要九鼎,这个东西我知道就在皇上手里。”

“道长神通广大,那应该知道九鼎是明教的宝物吧?”

“比起陛下心中的仁慈之心一件老去的青铜器算得了什么?”

朱允炆想了想还是同意老板提出的要求。朱允炆灵机一动,提笔写了一道圣旨交给了老板,嘱咐他日后交给守卫都城的将军。那道圣旨里面写道:“四叔虽反,然恐非所愿。三军将士,不得以冷箭伤我叔父”。老板没有看,但里面的内容他已经猜了一个大概。这孩子,天生服从的命,不适合当皇帝。

他们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满朝文武百官毫无察觉。朱允炆听从老板的安排,计划实行削藩为此逼迫朱棣。大臣黄子澄建议先拿周王开刀。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先削周王,这样等于剪除燕王的手足。朱允炆欣然同意,他最希望的就是看到朱棣造反的连锁反应。

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允炆即位。八月便削除周王的封号,至第二年六月,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又连续废除了湘、齐、代、岷四个藩王,最后终于最后的目标燕王朱棣逼上了反叛之路。

朱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既然不愿束手就擒,那只有公开反抗了。但在大哥朱标没有病逝前,他是绝对没有造反这个念头的,皇位本是属于他的,但却出乎意料却传位给大哥的儿子。于是他的造反计划就开始了,他为了打消侄儿身边智囊团的猜疑,毅然进京朝觐,态度之果敢,犹如当年中刘邦赴鸿门宴。数月后,为了追悼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一周年,朱棣又派三个儿子入京致祭,再次表明没有反心,企图迷惑朝廷,在此期间他还曾装疯卖傻在街头上作贱自己。

“道长,事情好像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皇叔已经按耐不住了。”

“对,现在只差一步,既然燕王沉的住气,那我们就应该在帮他一把。”

“道长有了什么想法?”

“在北平的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这俩个人都是陛下的耳目,他们二人均受陛下密诏,秘密监视燕王,现在是时候用的上他们二人了。”

“道长想怎么做请说。”

“朱棣装疯卖傻称病不露面,陛下可向他们下一道圣旨知其燕王必要反,命张昺、谢贵他们二人火速进入王府,削夺燕王爵位,逮捕他的属官。这样,北平就可以完成掌握在燕王手里,起兵造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道长所言甚是,朕这就去命人做。”

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正式起兵。朱棣以为自己成功了,但其实朱允炆也赢了。俩个打着小算盘的叔侄终于可以在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